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山东]1500余公里柏油路改造后

2007-03-16 13:45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宣教科 马爱欣

    通讯员马爱欣报道:阳春三月,走进沂水县沙沟镇刘家洞村刘京玺的温棚里,看着青青的黄瓜,红红的西红柿。刘京玺乐哈哈地说:“这些新鲜蔬菜头天下午采摘,第二天早上就可以走进县城的超市、走进饭店的餐桌,这完全得益于我们这儿修通了柏油路。”沙沟镇一位领导告诉笔者,以前是因为沂水县路难行,农产品销售难。如今,路好走了,今年特色产业冬种面积就增加了8000余亩。

  沂水县交通局李京堂局长告诉笔者,2003年以来该县共改造农村公路1500余公里,使全县1040个行政村通了油路,100%的村通了硬化路、村村通了客车。对60%以上是山区,坡高路陡,崎岖难行的沂水县,仅仅不到3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面1500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并架设桥梁76座,对于欠发达的沂水县来说,这样的建设成果实属来之不易。

  据了解,到2003年底,沂水县农村公路改造仍有1100余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的方式是“民办公助”,群众仍是建设的主要投资人。怎样才能既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又不触及农民负担这一“高压线”?沂水县委、县政府把用好“两工”和合理使用“一事一议”政策作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和途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前,各乡镇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建与不建,怎么建,完全由村民自行决定。村民通过民主决策、管理与监督实现了自建、自管、自养。这种村民自主的建、管、养机制,大大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保证了工程质量,先后无偿捐助2.59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造,加上上级的补助资金1.09亿元,为村村通柏油路奠定了基础。

  为减轻群众负担,在省、市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拿出150万元,专款用于村村通建设。各乡镇引进市场机制,采取道路两侧经营开发权、树木种植拍卖等办法筹集资金;广泛宣传“修路建桥是德政工程”,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捐助,支援家乡道路建设。高庄镇向本乡在外工作人员发出100多封公开信,真情募捐到140万元。

  “帮农民修通山路,就等于帮他们找到了出路!”沂水县规划农村公路改造1300多公里,但在开局的2003年,全县仅修筑不到200公里,实现村村通的总任务很艰巨。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联系包扶乡镇农村公路改造责任制,对农村公路改造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扶。乡镇党委书记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建设第一线。县交通局全力靠上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

  路修好了,要发挥路的最大经济和社会效能,沂水县根据各乡镇总体建设规划及资源的利用开发情况,突出重点,形成线网,融产业、交通于一体。同时,该县“路”“运”同步发展,路通班车通,放债群众的生产生活出徒需要。目前,沂水县通车里程已超过2200公里。沂水县交通部门的努力实实在在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失去力。该县院东头乡许家峪村许力宏激动地说,今年我们村4.9公里的村道通建成通车,以前80元一亩的土地没有人耕种,现在500元一亩大家抢着种。

责任编辑:Online Team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