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112座桥梁 1500公里路支撑起新农村基础建设
通讯员马爱欣报道:日前,沂水县又有36座农村公路桥梁陆续开工建设,山重水复的沂水大地又架起了一道道彩虹。至此,沂水县近4年已为农村群众建设桥梁112座。同时,该县还为农村修建1500余公里柏油(水泥)路,真正使农村公路更好地发挥支农、扶农、惠农作用。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现辖19个乡镇,人口111.5万人,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是山东省最大的山区县。地理分布为“六山二丘二分田”,地形崎岖,村庄依山而建,自古就有“四塞之崮,土货不出,外货不入”之称。山区群众多年被“行路难、乘车难、进城难、就医难”所困扰,交通不便成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沂水县坚持修农民愿意修的路,架农民受益的桥。仅4年时间,就筹资3.7亿元,修建1500余公里柏油(水泥)路,使全县1040个行政村全通上了柏油(水泥)路。同时,本着边修路边架桥的原则,架设大中桥梁76座,一举打破了多年来的交通瓶颈。
沂水县先后在农村公路上安装了站点牌400个,站点棚101个,修建停车港湾11个。按照“路修到哪里,车通到哪里”的要求,实行以客运线路延伸为主、新增客运线路为辅,依据道路硬化情况,成熟一条开通一条。全县先后开通了城乡客运线路15条,营运客车219辆,建乡镇客运站3个,营运辐射全县19个乡镇1040个行政村。
乡村公路纵横交错,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县乡村的网络交通。沙沟镇地处沂水县西北角,属典型的山区偏远地带,“村村通”工程实施后,该镇广泛发动,便民动员,自筹资金加快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在此基础上,全镇90%以上的村庄通了班车,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的发展。道托乡是个人口不足4万的小乡镇,由于村村通的建成,该乡决定把乡驻地、乡村建成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长廊”。他们实施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了创业环境。青岛双星集团看好了这一优势,在此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双星瀚海公司道托分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可实现产值400万。
村村通的发展,使院东头乡民营经济驶入快车道。旅游业、农产品、矿产品得到长足发展。近两年,先后引入资金2亿元,其中,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400万元生产乙醛,可年产酒精3万吨,乙醛2万吨,实现了400个劳动力就地转移。今年以来,高庄镇招商引进项目11个,合同利用资金7600万元,新上民营企业5家,民营经济实现收入3亿多元,同比增长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