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山东]沂水县“村村通”拓宽农民致富路

2007-03-13 10:04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山东省沂水县交通局宣教科 马爱欣

    通讯员马爱欣报道:近日的一个早晨,一辆满载苹果的机动三轮车停在沂水县沙沟镇小崮头村果园边的道路上,果农李克生刚把一车苹果运到水果批发市场回来,这已经是第三车了。他高兴地说:“自从修好了路,俺种的苹果、桃子再也不愁卖了。”

    作为山东省欠发达地区,沂水县的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普遍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些边远贫困乡镇农村通行条件困难,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些很有优势的特色产品,因路况差难不能及时运出而滞销。2003年初,中央在东部发达省份实施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工程后,为解决“三农”问题,沂水县委、县政府从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入手,紧紧抓住这一稍纵即失的有力时机,力争有所作为。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管部门,沂水县交通局党组“一班人”决定把做好村村通工程当作份内的事,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如何优质高效地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做好,成了考验一届班子政绩的重要尺度,他们从解决资金难题入手,创新地采取的一系列新的举措,让农民从“村村通”工程中受益、得实惠,使“村村通”柏油路变成黄金路、致富路。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是民办公助,可每公里村路需资金20万,省里只给补7万,每公里缺口就达13万,全县1400多公里村路,巨大的资金缺口哪里来?沂水县各级采取动员村民集资、自筹、捐款、一事一议、各级以奖带补配套部分资金等方式,广筹资金,先后筹措资金3.7亿元。为了筑起一条人民满意的公路,建设者们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在路基宽度上尽量利用旧路,适度加宽,增加防护排水设施;在路面结构上,采取沥青表处路面,降低工程造价。凡坡度较大或路窄弯急的地段,全部做成水泥块石路面,不仅增加了强度,还对路面进行了糙化处理,以防滑降速,提高行车的安全系数。在高危险性的小崮头路段,起到降低坡度、顺适线型和拓宽路基的作用。为解决当地缺料的问题,在增加远运、从几十公里外的山下运料的同时,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土壤固化酶、索洛克为添加剂,做了10公里的试验路。为减少修路对植被和环境的破坏,施工中尽量少占耕地、少砍伐树木,并在施工后对公路两侧进行植树造林,对使用过的土地复垦整平后加以种草绿化。

    三年来,沂水县改建农村公路1400余公里、桥梁65座,总投资累计达到3.7亿元,新增通油路行政村670个,通油路行政村达到了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达到95%。路网的建设为村村通客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路修到哪里,班车就要通到哪里。为此,该县交通局组织人员深入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走访、勘察路况、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掌握了区域客源、客流流向及农民出行要求等第一手材料,并据此明确了村村通标准,即:客运站点距离行政村不超过1公里;山区及个别偏远地方行政村原则上不超过2公里;公路沿线各乡镇都有固定的停发车场和候车设施,各行政村设有客运停靠站点;乡镇所在地客运站,有条件的要达到三级客运站建设要求;运行车辆必须达到农村客运车辆的技术要求,鼓励发展中级车,禁止拖拉机、货车从事客运。按照这一标准,于2003年制定了三年实现村村通客车进度计划表,每季度进行一次调度。

    针对村庄布局,结合客源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通车线路进行了相应的规划调整,以加快通车进程。通过延伸线路可以解决的,就延伸线路;通过调整线路走向可以解决的,就调整线路解决;延伸、调整线路有困难的,则通过新辟线路、增加运力解决;新增运力有困难的,就实行以长挂短、长短结合的办法解决;不适宜开行日班的线路,则开行隔日班、赶集班、电话预约班车等。随着村村通客车工程的顺利实施,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一起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结点,四通八达、干支相连、分工合理、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

    同时,通过政策扶持,经济杠杆调节等手段保证村村通的成活率。实行干线挂支线,客源多线路带客源少线路,调节行业内部利益,大大缩小了干线和支线线路的收入差距,调动了经营者从事农村支线客运的积极性。针对新开线路和客源较少线路又通过实施缓征规费、发放补贴等优惠政策进行扶持,进一步发展农村边远山区客运。对开通线路还采取跟踪调查回访等形式,及时帮助经营者解决各种困难,保证新开通的线路条条畅通。
 
    村村通客车工程让城乡往来更加方便了,农民进城务工的人多了,下乡旅游的人也逐渐多了,极大了拓宽了农村致富的道路,有力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两个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2亿元,同比增长2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15元,增长16.8%。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快了沂水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前7个月,固定投资31.11亿元,增长73.6%。现在,被称为全国“布鞋城”、“服装城”、“油顶城”的沂水,仅布鞋行业就有企业300家,年产布鞋1.8亿双,实现年产值7亿多元,并带动了织布厂、线绳厂、橡胶厂、纸箱厂等相关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信村村通客车工程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该县“三农”问题的解决。

责任编辑:Online Team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