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结对帮困运管情深 奉献爱心助学成风
通讯员凌元飞 李新华报道:台州市黄岩公路运输管理所,结对帮困助学精神尉然成风。上至所部、股站,下至个人,各有结对、帮困、助学对象,尽力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助其成才,这种精神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称赞和好评。
结对助学10年需付学杂费、生活费20万元
3月3日,就读浙江城市学院的浙江省淳安是中洲镇的汪丽娟同学放假返校后,又打电话、又发短讯感谢台州市黄岩区公路运输管理所汪金萍同志结对帮困助学的无私精神。
据了解,汪丽娟同学生长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深山冷岙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庭无经济收入,在高小时就多次面临辍学,在浙江省关工委的牵线下,与汪金萍同志结对,从中学3年、高中3年,共计己付学杂费1.5万元。2006年9月考入浙江城市学院,在上学时汪金萍同志买好必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亲自驾车送她到学校读书,学制4年,每年学杂费2.5万元,到大学毕业共需学杂费、生活费15万元。他的结对帮困,奉献爱心的助学精神,被当地政府群众誉为女雷锋、女慈善家,在运管系统中传为佳话。
山村女孩圆了大学梦
黄岩区宁溪镇牌门村小张同学三年寒窗学满归来,被丰田汽车4S店聘用,担任车辆销售信息及策划工作重任,颇受企业靓睐。
据了解,牌门村位于黄岩、永嘉、乐清三县交界处,是个四面环山的穷山村。2004年高考,小张女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辽宁交通大学录取。小张同学毕业于黄岩宁溪中学,据学校校长和村干部反应,小张同学家庭生活虽贫穷,但读书用功,学习成绩较好,见义勇畏,冲入火海,舍生忘死救出70多岁的老大娘,自己负伤,无钱上医院治疗。小张父亲生病10余年,无劳动能力,生活起居不但不能自理,而且因治病吃药还欠下一大笔的债,家庭无其它经济收入,只凭0.5亩水稻田和几亩山地养家糊口,家庭生活比较贫困,高中三年级时,曾几次陷入困境,面临失学危险。2004年5月中旬,黄岩区公路运输管理所牟雄伟所长等领导前到牌门村进行村情民意调研时,了解到小张同学这一情况后,专门指定本所驻牌门村农村工作指导员负责,开展结对帮扶,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明确告诉她本人及其家长,好好读书,参加高考,大学录取后,上大学的全部学杂费用和部分生活费用由运管所负责。2004年9月2日,黄岩运管所派出三位同志,带着10000元银通卡(第一年学杂费)和学习用品到台州客运西站送小张同学上车,前往沈阳交通大学读书。三年共资助小张同学杂费、生活费3万元。
报高考费、学杂费我来付,为你圆梦、为你成才
2004年5月的一天,台州市黄岩公路运输管理所一位老同志有事去西部山区某中学调研时,听该校李校长说:“有位高中毕业生,学习品德较优秀,因家庭经济困难,无钱付高考报名费,实在不幸”。这位老同志听后,立即从衣袋里掏出500元人民币交给李校长转交,结果圆了该学生的大学梦。
2004年8月底,是高中三年级报名入学之时,某村小张同学在学校门前徘徊,经了解,该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无钱缴学杂费,当这一位老同志得知后,马上替他缴了1285元学杂费,一直缴到他高中毕业。2005年9月,这位老同志又送他去某机构培训至结业。2007年初,小张培训结业,到某工厂上班,担任技术工种重任,深爱工厂领导器重。
小陆家贫临辍学 检查站结对帮扶献爱心
2004年9月,黄岩运管所长塘检查站站长及团支部书记等代表,专程将书包、笔记本、钢笔等文具用品及700元现金送到小陆同学手上,解了小陆同学燃眉之急。
在黄岩高桥中学初一年级就学的院桥镇某村小陆,因父亲(泥水工)在工作时摔伤致残,母亲又无工作,在家务农,靠帮人家打短工维持生活,收入微薄,新学期即将开学,但小陆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市级青年文明号”长塘检查站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运管员献爱心,大家纷纷解囊相助,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并决定与小陆同学长期结对,继续进行资助。尽管长塘检查站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结对帮困、助学献爱心的精神没有变,尽力助小陆学业有成,并成其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