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勃发展的山东临沭交通(图片)
通讯员王之焕报道:县交通局作为主管全县公路、水路交通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交通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全县交通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管理、出租客运管理、车辆维修、驾驶员培训、水上交通安全、船舶检验等管理工作,开展道路运政、规费征收、交通稽查等执法行为,牵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
2006年,县交通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干好交通事业,服务临沭发展”为目标,以“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树形象、创一流”为要求,不断通过学习提高水平,通过团结凝聚力量,通过制度规范行为,通过实干树立形象,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全市交通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是全县行风评议5个免评单位之一。
领导关心支持为交通工作提供不竭动力
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原县委书记赵启全,县委副书记江玉龙先后对交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县政府县长张凯、副县长宋春森多次深入实地视察交通工作,提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并主动协调各方面关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交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县领导的关心、支持为交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作为县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县交通局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立足三个服务(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于行业规模扩张、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突出打造两个亮点(农村公路、窗口服务),狠抓了三项业务工作(行政执法、农村公路管护、行业管理),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形象意识),使全县交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面貌。
强化培训——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交通执法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交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行业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形象。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县交通局牢固树立“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的宗旨,先后组织178名一线交通执法人员分10期参加市局执法培训班,从运政、路政、稽查、交管、安全、海事等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12月22日至26日,该局在县民兵训练基地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军事化集训,切实提高了全体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与此同时,该局还注重抓好制度建设,形成了行风热线制度,积极参加县纠风办组织的行风热线节目。2006年11月7日,局长刘步云亲自“上线”,现场解答听众疑问11条。同月24日,该局又召开特邀行风建设监督员座谈会,向55名特邀行风建设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和监督员证书。
在执法过程中,该局始终坚持“一支队伍上路”,对违章车辆实行集中稽查、统一处理,堵塞了“人情车”、“关系车”漏洞,杜绝了公路“三乱”案件的发生,树立了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行业形象,保持了全年省市“零投诉”纪录,使群众满意率达到95%,在全县最佳最差科室评选中,县交通稽查大队被评为最佳科室。
建养并重---农村公路实现科学管理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 县交通局充分认识到农村公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在连续3年建设农村公路840公里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建设年”活动,积极向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争取建设立项,2006年又完成通村硬化路建设70公里,配套桥梁建设8座。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县交通局局长刘步云同志亲自带队检查农村公路桥梁建设,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限期予以整改,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使全县农村公路桥梁顺利通过了省交通厅验收。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县交通局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临沭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规定》、《农村公路养路员管理办法》,县里将其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了4次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大检查,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交通组织、乡镇实施”的县道、乡道、村道“三位一体”的管理养护新模式。同时,投资70余万元对破损路面进行了维修,更新补植了行道树,对县乡道路路缘石、行道树进行了刷白,划了标线,真正使群众走上了放心路、舒心路,行上了安全车、畅通车。
监管到位---力促全行业和谐发展
为改善全县城乡客运车辆破旧、安全性能差的现状,县交通局积极组织人员南下浙江,北上河南,认真调查了解各类客车生产厂家,自2006年初至今,已相继投资1700余万元对41台临沂线客运车辆、73台城乡客运车辆进行了全面更新、延续经营;为237台客运、危险化学品车辆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完成了曹庄、青云、蛟龙3处交管所的“前站后所”改造;建立健全了营运车辆电子档案,实现了局机关与市运管处、各交管所的信息共享,形成了“征、管、查”三位一体的行业管理信息网络。全县道路运输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年客运总量达到517万人次,年货运总量达到120余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8600余万吨。全县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已达4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多达81台,危化运输企业和运输车辆保有量均居全市各县之首。水上运输也已初具规模,现有大兴镇大兴一村和石门镇大岱村2处渡口,3艘船舶。两处渡口的建设和管理,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也为推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该局还出资5万元,帮助曹庄镇黄庄村实施“路宅分家”工程,修建排水渠2200米,使该村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体交通干部职工积极奉献爱心,在“慈心一日捐”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捐款18480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过去,成就辉煌;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临沭交通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站在新起点,谋划新篇章,实现新跨越,为构建临沭和谐交通新面貌,续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徐健 王之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