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河南]村村通客车 农民感受到文明的气息

2007-01-24 09:34来源:新乡日报

    2006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公开承诺:年内全市新增通班车行政村150个,使我市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8%。这就是关于全市“村村通客车”的承诺。经过一年的努力,新乡交通人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年内新开辟农村客运班线16条,延长和调整农村客运班线28条,新增通客运班车行政村161个,全市3574个行政村已有3510个通客车(其中新乡县已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班车),通车率达到98.2%,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说起村村通客车,我市可是全国、全省的老典型。1998年,国家交通部在山东桓台召开农村客运村村通客车工作会议,作为典型,我市的做法在会议上交流。之后几年,我市在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农村客运市场整顿,提高规范化运行程度上不懈努力,使我市农村客运无论是规模、效益、运行规范程度,还是在着力服务“三农”上,都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在发展农村客运上,一是注重发挥已有的优势,二是注重从实际出发,找出制约我们的客观难题,对症下药,为农村客运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随着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全部完成,为农村客运“村村通”提供了必要的道路交通条件。但是,农村客运依然存在站点少、车辆少、车况差等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将农村客运工作列入为服务“三农”要办的56件实事之一,颁发了《新乡市农村客运站建设实施方案》,对农村客运站建设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了责任主体。

    为了建好农村客运站,成立了新乡市农村客运站建设督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启动前、施工中、竣工后各阶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又有23个农村客运站和51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全市125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乡乡有汽车站的目标,率先在全省提前一年实现了目标。

    如今,你只要驱车在我市的干线或农村公路上走走,就会不断看到一个又一个式样统一、别致新颖的候车亭、招呼站牌矗立于路旁,农民群众既可以在这里小坐稍憩,也可让候车亭为你遮风挡雨。通过不断的更新发展,目前运行于我市的农村客运车辆已近千部,不少车况差的客车被淘汰出农村客运市场,稳定运营的客运班线有230多条,通车里程近9000公里,农村客运经营者的公司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改进,农民进城返乡一样享受着城市公交化的规范性服务。

    农村客运的发展和完善,在带给群众便利的同时,也在把各种文明信息互相传递。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最大的受惠就是车来车往拓宽了商品流通渠道,农村更多的资源得到开发,更多的土特产品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因农村客运发展而发展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的规模形成,也是交通部门在设置线路时重点考虑的原则。如辉县市依山而开设的“山区线”,依景区而开设的“景区线”,以砂石、蔬菜、粮食为依托而设置的农村客运线路等。

    正是我市一贯坚持的不拘一格的发展模式,使我市农村客运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农村客运网络化使“村村通”变成了网状式的互通,赋予了“村村通”新的内涵;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形式的多样化,使农村客运经营者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场站建设与投资主体多样化,增强了农村客运的灵活性。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显然也成为交通部门的工作立足点和出发点。

    “村村通客车”,表面看是通了公路通了车。实质上,路通车通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气更通了,也加快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无数的客车承载着无数的群众,去拥抱着崭新的文明!

责任编辑:武伟亭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