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河南]“治超”先治乱罚款

2006-12-25 09:25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河南省南阳市交通局 张国剑

    通讯员张国剑报道:《时事报告》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林羊的文章《“治超”先治费》,笔者读后觉得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现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林羊先生把“治超”反弹和车主的“不超载就无利可图”全部“归罪”到收费站上,这是一种偏激的不够全面的认识,也是不尊重客观实际的行为。我不知道林先生是干什么工作的,对公路收费站是否真正了解。为了治超,减轻车辆负担,减少车祸的发生,全国各地的收费站早已相继降低了收费标准,降幅最高达30%,就是针对大货车的。国家每年都在撤并整治收费站,这也是有数据可查。当然,每年也会出现一些新建站,这和当前中国公路里程的激增和投资政策有关,建站与否那是由省一级政府反复论证后报国务院备案的。不能简单的、粗暴地把一个复杂的超载现象单一地归结到公路收费上

    众所周知每一条公路都有它的使用寿命,有许多收费站收费期限还没到期,所建的公路或桥梁就被毁坏无法通行了,只好再拆巨资或贷款进行大修、翻新,由于政府没有这个财力,也只能继续执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走过的捷径)。这样一来,老站又背上了新债务,也只有适当延长收费期限了,总不能把老站撤了,再选址,再报批,再设一个新站。所以,有些收费站到期没撤,那不是收费站的错,政府是有苦衷的,我们在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也应多体谅多理解政府的难处,毕竟我们的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有足够的财力,也不会贷款的,这几年下大力气缩减公路收费站就是国家经济和思路的转变。

    林先生说,据安徽电视台记者调查,2004年12月,从合肥到成都2200公里,核定吨位12吨的货车,需要支出油费3500元,过路、过桥费5500元,而运费收入只有4200元。我不知道记者是全程跟踪还是听车主诉说,这个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不必细究。这几年货运市场低迷,运价一直上不来,加上油价步步攀升,许多货车是靠拉回头货弥补损失的,市场的“罪过”如果硬要算在收费站头上,那实在是一种曲解和偏见。试想,如果没有收费站的支撑,国家的基础设施能发展得让世人吃惊吗?公路不畅、路况老化,车辆能象现在这样快捷方便吗?物流能象如今这样四通八达吗?对于车辆来说,公路不畅耗时耗油同样也是一种经济损失。我们不能以某个“个案”来看整体,也不能“一叶障目”,以点带面。如果没有利润收入,车主早就报停、卖车了,这笔经济帐车主心里最清楚,只不过比以前的收入减少了许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林先生说“遏制超载,首先要加快研究各类交通和车辆收费统一向燃油税的转变”。好像只要一执行燃油税,撤了几个收费站,市场就活了,车辆就不超载了,路就不会坏了。林先生是有些天真了,车辆超载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不从思想上扭转认识上的误区,不从根本上遏制超载的祸根,即使把全国的收费站都撤了,也会与事无补的,超载运输会照样存在。

    收费站的设立,是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规划的,车辆用于通行费的开支是公开、透明的,是可以明确地计算出运输成本的。这几年国家交通部门大力治理“公路三乱”,成效明显,“规费”、“运管”上路都是有计划有地点的,国道和干线公路都快成了“禁区”,交通形象已有了明显转变。收费站也是中规中矩,按章计征的,要说车主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额外负担,那就是乱罚款了。

    许多车主见了收费站并不怕,就怕收费站旁边停靠的“公路巡警”,许多地方交巡警合一的,手一摆就得停,别找借口,别讲理由,交了罚款才能走。自从新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实施后,交警的权力更大,罚款力度更猛,几乎都是以百位计算的,有的一次就上千元。一位跑长途的货车司机说,遇上一个巡警比过十个收费站还厉害,难怪许多货车一见警车就像看见猛虎一样四处躲避,不敢前行。

    货车大多是行驶在国道和干线公路上,而公路巡警正好是按公里设岗,虽说为公路的平安立了功,但也让车主出了许多“买路钱”。他们开着警车,穿着警服,明正言顺地“守株待兔”,不分昼夜拦车罚款,超载没关系,不卸货,不扣车,交了钱就可以走,路压坏了?别担心,那是公路部门的事,出事故了?不要急,有事故大队处理。尽管公安部早就明文规定不准有罚款任务,可实际上,那只是一纸空文。许多巡警站在公路上,不像收费站那样有监控,24小时处在监视之下,他们三两人一组,大多又在夜间行动,其隐敞性和灵活性滋生了另一种腐败,最终给车主带来的是有苦难言的伤痛。一路下来,过省穿县,被罚了许多钱,却拿不出几张罚款单来,要单子可以,得按规定交更多有罚款。这笔说不清的经济帐,难道不应计入车辆运输的成本吗?干吗动不动就拿收费站开刀?

    “治超”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共同努力。在“治超”过程中,公路超限运输检查站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坚持只卸不罚,因工作伤亡人数最多,但结果并不理想,一些部门出人不出力,拿着“治超”当挡箭牌,只管“创收”不顾大局,使超载车辆照样出厂、照样装货,照样上路,照样闯关过卡。所以,“治超”应当先治乱罚款,只要把那些林林总总名目繁多的乱罚款治理好,车辆运输成本也必定随之下降了。水份挤干了,再来清查行业的是是非非,也就会水到渠成了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