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路春风一路歌--解读南通汽运如东分公司拾金不昧现象
通讯员缪稳军报道:翻开南通汽运集团如东分公司的《好人好事记录本》,您会惊奇地发现,今年来,先后记录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18件,累计交还失主钱物价值30万元。南通汽运如东分公司总经理张宏祥说:这仅仅是记录在册的,事实上拾金不昧的事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每一篇记录,都是一则动人的故事;每读一篇记录,笔者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撼。偌大企业300多人,偶有一个人拾到钱物交还失主或许并不奇怪,但难能可贵的是拾金不昧的事几乎在每辆客车、每名驾乘人员身上都曾经发生过,这不由不让人对这个集体刮目相看了。
强管理换来职工高素质
好风气从哪里来,南通汽运如东分公司总经理张宏祥深有感触,全站几百号人,由于文化程度、工作经历的不同,个人的素质也良莠不齐,要想凝成一股绳,没有日常的严格管理和教育是不行的。
每年线路班车承包经营后,都会新进一批驾乘人员,为确保每名驾乘人员都能合格上岗,汽运如东分公司对他们都进行两个星期的岗前培训。除了传授业务知识外,还用大量时间向每名新员工介绍企业的光荣传统,邀请先进个人现身说法,加强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昆山苏F13563客车承包人葛燕华告诉笔者,岗前培训事无巨细,比如拾到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之类连小学生也知道的事都要反复讲。一开始听时还觉得有些好笑,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人都是有私心的,有时成败只在一念之间,但心中有把尺子常敲敲,就不会越过道德的底线。今年9月23日,他经营承包的车上一名乘客在岔河其国桥下车后打来电话,称遗失车上1500元现金。他当时就和驾驶员一起将所有座位都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一想到乘客焦急的话音,他心里也十分着急,汽车到站后,他从前至后挨个找,终于在一团卫生纸卷中找到了1500元。立即与失主联系,让失主来站认领。有人问他,1500元现金只有你一人知道,就说没找到,人家也不会拿你怎么的。他笑着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这是我们汽运人做人的起码准则。”
星期五,是车队雷打不动的安全活动日时间,据张宏祥介绍,实行安全活动日例会制度已经有了十几年了,过去为让驾乘人员接受教育,对不正常参加会议的人员给予经济处罚,但效果并不好。后来他们一改以往单纯的说教,请驾乘人员现身说法,谈安全、讲服务,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如今参加例会已成为自觉行动。特别是每次表扬好人好事,那是一本无字的教材,对所有人员的触动都很大,在车队所有人中树立一种做好事光荣的意识。
11月3日晚,车辆进站后,所有驾乘人员和承包人齐刷刷赶到会议室。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三创”活动,“三创”活动是汽运如东分公司在全体人员中开展的“服务创最优、安全创最佳、效益创最好”创建活动。在讲评一周工作,部署完下周的任务后,逐一表扬了一周来车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每周都要听到、看到身边的同事做好事的消息,让我们受到潜移默化,大家都较着劲儿做好事,希望下次表扬时能听到自己的名字。受到表扬后,又下决心要做得更好。”苏F08460车经营人郁兆林对此深有体会,8月19日,乘客程陆清下车时将一只手机和一只MP3落在车上,郁兆林发现后通过查找手机信息,与他联系上,及时将物品交还。没想到程陆清把这件事告诉车队领导,在例会上郁兆林受到车队的表扬,感觉特别有面子。“这次表扬是一个很大的动力,现在一心一意想着为乘客服务,生怕做得不好,给自己,也给集体抹黑。”
笔者感言:一个人的好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汽运员工优秀的品质也正是多年来严格管理和教育的结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贵在经常,只要时时讲,处处讲,就会深入人心。而汽运如东分公司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做法,也告诉我们思想工作说服强于压服,只有和风细雨,才能润物无声。
好政策催生好事“葡萄串”
11月初,汽运如东分公司各线路新一轮的承包又开始了。“见义勇为放心车”驾乘人员田鹤泉、葛纪军、陈云分别报名参加招投标,并分别取得掘港到上海、如皋、杭州的班路经营权。出台了鼓励规定:在承包期内因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受到集团公司及政府部门表彰的,承包方在参加班次招投标中,中标班次承包经营费可享受一次优惠,优惠幅度不超过20%。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汽运如东分公司在这一轮竞标中,对被县以上表彰奖励的人员实行优惠,他们承包的线路分别优惠了20%,优惠额达到数万元。“奖励不在于金额的多少,目的就是树立一种正气,号召大家都来做好事,更要让大家明白做好事不吃亏。”张宏祥的话让每一个竞标者热血沸腾。
让做好事者不吃亏,这些年,汽运如东分公司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都能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特别是在评选先进、年终评奖等方面进行密切挂钩。
奖励激励机制激发了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催生了汽运如东分公司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现象层出不穷。这里,我们不妨随手翻出几篇记录与读者们分享:
“1月12日,南通至如东F09754号客车驾驶员施友仁,在打扫车厢时捡到内装100多元现金和11张卡的钱包,经多方查找,与河海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宋小红取得联系。”
“3月5日,掘港至童店苏K0249号客车乘务员陆红娟将一老太太遗忘在车上的700元现金和物品送还失主。”
“7月12日,苏F09763号车驾驶员蒋桂凡在车上捡到一只钱包,内有现金300元、银行卡3张(内存人民币12万元)、身份证、驾驶证等,当即与失主取得联系,将钱包交还失主。”
“8月19日,旅客唐建飞在候车时将一装有现金1800元、存折7500元,及各种证件的包遗落在候车室,检发员凌宏剑发现后,及时送到站长室,经多方联系,将物品交还失主。”
“9月15日,旅客朱昊把笔记本电脑忘在公交车上,驾驶员陈恩泉、乘务员邵建红,分公司综治办汪新亚主任及时帮助找回。”
“10月15日,家住掘港镇的陈爱霞乘苏F14925转车去杭州时,不慎将一包遗忘在车上,驾驶员范伟、乘务员朱瑞平发现后及时交站长室,包内有现金3670元,手机一部、存折一本,另有数张银行卡……”
这样的好事就不再一一赘述,因为每一天都在发生。
笔者感言:我们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消息,着实令人痛心。汽运如东分公司“让做好事者不吃亏”的激励机制让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已蔚然成风。倘若有人说是为了奖励而去做好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在我们看采访到的获奖人员中,他们获得奖励与他们拾到的金额相去甚远,如果为了金钱和荣誉他们大可不必上交那些数额可观的钱物。奖励的金额、范围都是有限的,但正是通过这种有效的形式,激发了大家做好事的热情,使做好事成为汽运人自觉的行动。
多形式营造成长好环境
在汽运如东分公司,每名员工身上随时带着两张小卡片,一张是《公民道德规范》,另一张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张宏祥说:发放小卡片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都时时处处牢记职业道德,努力践行汽运人的荣辱观。
在汽运如东分公司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一些弘扬先进的标语或口号,车站的宣传橱窗,定期登出本单位的好人好事;候车室最显眼的地方有一块失物招领牌,几乎每天都有招领留言,一串钥匙、一只提包、一张身份证等,总有好心的人将拾到的物品送到站长室。
走进车站,一辆“学雷锋”电动车特别忙碌,也特别引人注目,这是省交通厅向县级汽车站赠送的惟一的一辆“雷锋车”。说起雷锋车的故事,要追溯到1998年,当时,车站为方便旅客,特意配备了一辆三轮车,专人接送年老体弱者上下车,为旅客出入站运送行李。时间过了近十年,“雷锋车”成了车站的服务品牌,乘客有困难“雷锋车”来帮忙。车站因势利导,将学雷锋活动在车队、科室和每一辆客车上推广,努力延伸服务内涵,建立了学雷锋“应急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因特殊情况一时难的旅客,已先后帮助了几十名旅客;现在每辆客车上都未设立了“便民箱”,配备了针线、晕车药等物品,供旅客免费使用。驾乘人员都用“雷锋出差一千,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勉励自己,将好事做出车站,走向县外、市外、省外……
在每辆客车上,收藏着一份份完整的油印小报《驾驶员之友》,这份每月至少一份的小报上不仅刊登了一些驾驶常识、安全知识,还对当月发生在各辆客车上的好人好事进行了报道。俞美玲指着报纸对笔者说:“学先进做好事,就是要学习身边看得见的典型。这些年,我们分公司涌现出了一大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人和事,对照他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俞爱华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典型。” 俞美玲说的俞爱华是掘港至曹埠线的承包人兼驾驶员。几年前,一名50多岁的妇女乘他的车去买化肥,途中俞爱华得知她男人车祸死亡,儿子在外当兵,家中没有劳力。当过兵的他毅然承担起帮助老人的担子,平常老人要买点什么,只要到路边跟他说一声,他到车站后便立即去购买;每到农忙时节,他都主动帮老人捎带农药化肥,免费送到她家,连水都不喝一口,这一帮就是5年多,令老人十分感动。
车辆承包人不能只当老板,司机不仅仅是开车的驾驶员,乘务员也不能光做售票员,而都要做乘客的服务员。大家深知,只有服务好了,才能赢得乘客的信赖和欢迎。“见义勇为放心车”经营人田鹤泉告诉笔者,他们从上海到掘港的车有几名常客,不管春夏秋冬,宁可在路边等几个小时,也不愿搭坐其他车。被授予荣誉称号后,乘客们更是争着坐他们的车。这倒不是他们的车豪华气派,而是诚信的力量,让乘客们更有安全感。在他们的车上,老少无欺,给老人、小孩、孕妇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哪位不自觉,立即会遭到众人的谴责;在他们的车上,没有发现一起盗窃的现象,即使有小偷上车,也被他们的正义所威慑,不敢轻举妄动;在他们的车上,每位乘客下车,他们都会友情提醒,防止物品遗落,由于服务到位,至今没有一位乘客丢失钱物。
笔者感言:合上《好人好事记录本》,笔者感慨万千,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同样,一方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成长的环境。在汽运如东分公司采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里文明和谐的氛围,正是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才有了这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一路征程一路歌,南通汽运如东分公司拾金不昧的精神必将随车播向全国各地。(冯志明、金建林、缪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