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亮点之一 理念创新:优化结构 整合资源
参加论坛的同志认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新科技的推广,为我国道路运输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油价上涨,铁路、民航、公交的快速发展给道路运输带来了新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道路运输提出了新要求。道路运输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三个服务”,通过创新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董千里提出,要创新理念,利用集成管理手段整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资源。道路运输业创新和升级应当促进“两个层次”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即实施快速路网与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大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战略。
甘肃省交通厅副厅长翟文祥认为,要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道路运输协调发展,加快道路客运、货运、辅助业市场发展。加快转变运输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运输公平、节约、环保和效能。鼓励跨省组建运输企业集团,相互控股运输站场,积极消除市场限制,打破市场壁垒;根据运距长短,合理选用最为经济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投放低耗型、环保型车辆。
江苏省镇江市运管处汤雪、孙家涛建议,利用差别费率对不同线路、不同车型、不同运输组织方式进行调控,促进车型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
黑龙江龙运客运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对客运线路以调整改造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是通过实力较强的企业和品牌,整合现有企业间重复线路上的经营车辆,成立相应的线路公司。
陕西运管局局长吕东昌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放权,将市场准入的职能尽可能放在基层,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作用。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徐丽、王玉辉提出了道路货运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结构的适应性问题。他们认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货运站场的规划和指导,并由市场主导实现货运站场资源的整合,通过经济杠杆进行车辆结构调整,最终实现以轻小型车辆进行城市物流配送、以中型车辆进行中短距离运输、以大型车辆进行长远距离运输、以专用车辆进行特殊货物运输的配置。以企业为依托,构建多式联运的服务模式;与原材料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形成协作式的网络化生产组织结构。货运企业应适度超前调整经营结构,向网络化经营方向转变。
宁波公运集团介绍了更新观念、进行资本运作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