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努力推行阳光行政 积极构建和谐运管
通讯员杨静报道:实行阳光行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两学一创”活动的重要举措。它要求行政过程中在运用手中的权力时,必须时刻想着人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市运管局立足“继承好传统、把握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加强廉政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始终突出“服务”主题,唱响“服务群众更到位、服务运管更尽责”的整改主旋律,深入推进“阳光行政”,形成了系统上下以抓管理、强素质、促行风、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一、运管局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以 "事权、财权、人权"为重点,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公开,做到哪里有权力运行,哪里就有"阳光行政"。
1、“窗口”服务公开,让行政权力透明运行。 按照 “亲民、便民、利民”的要求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市运管局以办证大厅为“窗口”,全面推行“一厅式”管理,通过设立“廉政公开栏”,对不同类型车辆的收费罚款项目、标准和批准文件进行公示,彻底取缔了“暗箱操作”。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从受理、缴费到审核、发证实现了“一条龙”公开办事程序。严格依据法定条件、程序、时限,公开、公正、公平实施行政许可、证照办理、规范处罚以及行政执法行为,对各界群众反映的情况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窗口工作人员坚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特别是对集中前来办理新增货运车辆和客运出租车更新业务制证的企业与公司,本着突出重点,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了“绿色通道”,减少环节流程,大大方便了企业、公司,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使“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经营业户赚钱“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为使所有业务审批报批手续始终处于“阳光”下操作,运管局实行业务集体会签制度,即各相关业务科室对“窗口”收集的所有业务手续进行共同审核,共同签名,按照会签意见结果,最后由业务主管副局长签名办理,单位“一把手”不直接参与行使审批权,行使的只是行政监督权。这样的管理制度,避免了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有效地切断审批权与个人利益连接的链条,最大限度地堵塞了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并在《焦作日报》、《焦作广播电台》开设“运政连着你我他”、“经营业户之窗”等栏目,深入浅出宣传有关行业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等信息,使群众熟悉了经营规则,减少了政策阻力,更方便更广泛接受行业信息和监督。
2、监督制度公开,规范廉政行政行为。将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能、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原则、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标准、责任追究制度,公布与众,接受群众监督。重点是通过公开抓好机关、基层所和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建立起了“内容比较规范、形式比较完善、程序比较严密、工作机制比较健全”的工作制度,从权责利方面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综合服务大厅增设值班主任制度,由班子领导和大厅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轮流坐阵值班,及时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方便群众,减少纠纷与投诉。在强力推进制度和权力公开的同时,组织开展“学党章、学先进”和“假如我是一名经营业户”的换位思考活动,了解服务对象所思所想所需,反思本单位、本部门和本人工作上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从而端正服务态度,把群众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打造和谐机关文化氛围,增强了全局系统干部职工廉政为民服务意识和岗位责任感。 运管人员积极转变观念,换位思考,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求工作人员对车主做到文明用语,微笑服务。行动上积极整改,努力做到“三主动”:主动微笑、主动问候、主动服务;对车主做到“四声”:车主入门有迎声、询问事情有答声、车主临走有送声、车主留言有回声;态度上做到“四心”:服务周到热心、解答问题耐心、接受批评虚心、工作认真细心;对待来办事的人做到“四个一样”:领导和群众一个样、城里人和乡下人一个样、熟人和生人一个样、新车主和旧车主一个样。
3、财务政务公开,增强机关廉政文化的实效性。 “决策不公开,无私也有弊”,市运管局将“决策公开”放。在实施“阳光行政”首要位置。定期向全局干部职工公开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年度计划、工作目标、重要工作的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督察督办和重大开支情况。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民主决策制度、决策公开制度,提高了决策效果和"阳光行政"工作质量。财、物管理是行政管理的重点。近年来,为确保中心任务完成和重点工作开展,推进了以公开财务收支为重点的行政管理精细化,实行日常开支定期公开和重大开支单独公开。不断扩大财务政务公开范围,增加财务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每月定期将公开差旅费、招待费、车辆耗油、文印耗材等开支情况,专门制成政务公开栏面放在服务大厅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增加透明度。通过"决策公开大家议、财务公开大家管、人事公开大家评、奖惩公开大家选,阳光责任大家担"等多项政策,群众热点问题得到化解,疑点问题得到答复,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大家心平气顺,热情高涨,促进了工作全面开展。
4、客运站建设招投标公开,实行“阳光行政”管理。场站建设是交通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建的工程项目都要实行社会公开招投标。今年运管局计划在全市农村客运班线沿途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近1000个,工程款近500万元。运管局通过媒体公开招募招标单位,委托招标公司提供全程代理服务,邀请了交通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开标、评标。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是从从事建筑类专家数据库中随机抽取,运管部门负责监督,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从根本上杜绝了各种暗箱操作行为,将权力置于阳光下,保证了招标工程的公平、公共性,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算时,对预算实行“三关一定”即科室审核关,主管局长审查关、班子集体研究关和按市审计局审定结算标准。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工程费用。
二、运管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于建立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长效机制,着力于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范围,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1、推行监督考评制度。我局按照制定的有关考评规定,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考评。在驾驶员培训考核过程中采取各科室抽调人员监督考核,杜绝了有关人员中饱私囊,收受贿赂等不良做法的出现。通过采取日常考评、集中考评、单项考评等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广大职工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培养职工队伍的优良作风,树立了良好形象。
2、实行亮相服务制度。通过张贴照片,把执法人员的姓名、职务和岗位,联系电话向群众公布,让群众评判优劣,有效地刹住了吃拿卡要歪风。
3、聘请行风监督员,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行风社会评议活动中,我局通过设立行风举报电话、行风意见箱,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车货主,并在运管政务信息网、局域网以及在办公场所、主要服务地设立征求意见箱,向服务单位发放征求意见表,广开言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征集意见建议128条。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经班子会分别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研究,有的放矢的制定整改方案,促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行为。从2003年起,聘请人大、政协、纠风办、城建、电视台、广播台、日报社、运输企业等单位代表16人担任行风监督员,定期对行风评议、群众意见、企业想法进行座谈,寻求解决办法,征求改进建议,给群众予以回复。
4、严格报销会签制度。实行报销人、主管科长、财务科长、一把手层层审批的报销签证制度。把耗报销签字管,预防职务犯罪,切实位单位节省经费,进一步严格了财经纪律,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乱报、冒报现象,用制度构建反腐预防体系,抓好廉政建设工作。
5、开展规范执法。通过制定运政人员工作准则、纪律和行为规范,明确运政执法用语、程序和处罚要求,较好地维护了运政形象。同时狠抓业务培训,每年抽调执法人员轮流参加省、市举办的行政执法专业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对全员进行法规政策辅导,较好地提高了全员的执法素质。专门设立法制培训室,对违规经营者进行先法规培训,后罚款,使他们了解行业法规,经营许可程序,不再犯相同错误而受罚款。
6、建立运政执法人员奖惩制度。严厉惩处在运政执法过程中乱收费、乱罚款,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的执法人员。要不断加强运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运政执法工作按照统一、规范的标准运作,实行工作制度化、作风军事化、管理科学化的“三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队伍的思想作风和执法形象,建立起一支作风硬、纪律严、效率高的运政执法队伍。推行“六个公示”,即公示执法主体、公示执法依据、公示执法程序、公示当事人权利、公示执法处罚结果、公示执法监督,全面提升运政工作的透明度。
三、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很大的工作, 运管局继续以健全的机制保证“阳光行政”工作的健康运行。
阳光行政要求道路运输行业以“运输服务经济、管理服务市场、运营服务公众”为理念,以构建和谐道路运输为目标,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重大决策以及行政许可、执法程序、监督检查等置于“阳光”之下,将社会监督贯穿于运政权力行使、运政活动延伸的全过程,建立起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诚信的运政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市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市运管局还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行政”,实现政务、党务工作与服务对象和干部群众的良性互动;实行更科学的集体会审制度;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做到条件、依据、程序、时限和结果“五个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公开。一是充分利用公开栏、办事指南、明白卡、政府公报、新闻发布等传统形式,简便、灵活地公开与行政权力运行相关的信息。二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充分运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手段创新运行方式,逐步实现网上审批、网上公开、网上监督。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公开办理,构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综合平台。四是倡导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通透式”办公模式,改变过去行政机关和部门封闭式的办公格局,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通过实施阳光行政工程以来,焦作市运管局坚持以是否提高了工作效能、是否方便了群众办事和监督作为评价标准,不搞“形象工程”,建成了一支统一执法、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运政执法队伍,实现运输市场监管明显加强、运输安全事故明显下降、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的运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