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湖南]发展农村客运服务新农村

2006-10-26 09:37来源:常德日报

  10月14日,周六,临澧县官亭乡天星村村部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县运管所几位工作人员双休没有休息,正在和村委一班人及村民代表商讨开通天星至官亭的短途客车。从当日起,县运管所投入两台9座的小客车,解决天星村民到官亭乡的交通难题。这是该县采取接点运输的方式以来,全县开通的第8条村到村、村到镇的短途客运班线。村民们激动地说:“咱这地方,山高路远,人稀,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到县城,清早开出去后,就没有车了,只能走路或搭手扶车、黑车、报废车去,既不舒服又不安全,现在路修好了,车也多了,随时有车搭,好方便了!”

  临澧县共有客运线路75条,其中县内班线42条,营运客车288辆,基本上都是县到镇或县到村的班车,而村到村、村到镇的短途客运没有发展起来。究其原因,是乡村线长人稀,路况复杂,既坏车又耗油,收益差,车主不愿跑;何况农用车、报废车参与营运,这类车辆设施简陋,技术状况差,没有参保,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县交通、运管部门联合交警等部门执法人员,多次组织大规模的执法行动,近年来,共取缔非法参运车辆60多台,销毁报废客车3台,收到了显著效果。然而,每次整治过后,过不了多久,乡村路上农用车报废车载客现象又死灰复燃。反复打击整治都没有使这一现象得到根治。县运管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发现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村民从村里到乡镇去没有车坐,不得不冒险乘坐不合安全要求的农用车,三轮车。找到了症结,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出路。这些年农村公路建设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很多乡镇不仅修好了通乡路,通村路甚至通组路都修成了水泥路。路修好了,非法参运车得到了遏制,如果没有投入合法的安全的营运车辆,百姓乘上放心车仍是一句空话。于是,从2004年开始,临澧县交通运管部门采用“接点运输”这一新形式,对全县偏远乡村进行了走访调查,科学调控,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接点运输和村到村、村到镇的短途客运。

  所谓“接点运输”,是指农村客运线中,通过合理开通农村村到镇、镇到县的客运班车,将乘客像递交接力棒一样,快速方便安全地从起点运送到目的地。2004年,最早开通了合口镇至李溶村、合口镇至兴隆村、新安镇至官亭乡的短途班车。合口镇至李溶村全长4.5公里,全线投放了3台小型客车,收费2元/人,不仅方便了群众,车主也因收入可观乐得笑哈哈。以往官亭乡到新安镇,约有80多台三轮车在路上跑,2003年县运管部门取缔非法营运车辆后,随即投放了7台小型客车上路,保障了一方百姓乘车安全的同时,又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临澧县新安镇冷水峪村地处新安火车站以西2.5公里处,住有村民1600人,周边白岩、高岗等约有万余名村民途经冷水峪。因为没有班车,村民出行多以拖拉机、摩托车代步,交通极为不便。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代表曾多次到县、乡交通部门反映,要求开通客班车,村里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座谈会,当时村里路况不太好,村民们也齐了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路整修一番,使其达到能通班车的标准。县运管所于当年许可该县一家客运公司投入4台客车上线参运。得知村里有了客班车,该村5组一位老人在家人的掺扶下,坐车去逛新安镇,老人高兴地说:“过去搭车不方便,我已经20多年没去过新安了,现在家门口就有车坐,终于让我有了再去新安的机会。”因为通了班车,极大地方便了村民上街购物与办事,原来上街要半天,现在一个小时就行了,学生上学也更便捷。新安镇至冷水峪的班车开通近一年来,受到当地百姓的广泛好评。这条长8公里的道路上投放的小型客车生意兴隆,收费约3元/人,真正凸现了接点运输的魅力,实现了短途运输的良性循环。

  临澧县运管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采取接点运输的方式以来,较好地实现了让农民坐上放心车、方便车的愿望。只要是路况达到了开通班车的条件,群众呼声强烈且不会造成班线重复的,都可开辟新的短途班线。目前,临澧已发展村到村、村到镇班线8条,投放班车31台。“十一五”期间,临澧县将全部采取这种方式,力争达到村村有班车。

责任编辑:武伟亭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