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交通规划专家:客运主枢纽不能一味“边缘化”
在会上,作为专家代表发言的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博士认为,客运主枢纽不能一味“边缘化”,如果走“边缘化”,这将是一条不归路。
杨涛说,他曾参与南京交通“十五”规划的编制,其中率先提出南京要建“1小时都市圈”的构想。然而,这“1小时都市圈”不是只针对私家车族的,而是针对全体市民的,毕竟有私家车的人只占一小部分。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公路客运主枢纽站的建设极为关键。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公路客运主枢纽应靠近公路、应边缘化。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杨涛认为,客运站一味边缘化,至少有“三害”:一是害了广大乘客。客运站远离市区,增加了市民出行成本、时间和体力的消耗;二是害了公交公司、长途客运站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利益必定受损;三是害了城市。把客运站搬出城区,原来的意图是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但事实上不太可能。因为乘客下车后到市区要打的、要乘公交,这样反而增加了进城车辆的数量,增加了市区交通的拥堵。特别是南京的新街口、夫子庙、山西路,每逢黄金周等节假日,50%以上的商业收入来自周边城市人群的消费,那些客人大多是通过乘长途客车来南京,如果南京的客运主枢纽设置不好,势必会影响南京的“假日经济”。
杨涛指出,要解决好南京客运主枢纽的选址问题,政府应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例如国外发达国家很少看到有露天的大规模的车站,他们的车站大多在地下。国内很多大城市也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地下车站的设置,比如上海长途汽车站,还有北京动物园地下的公交大枢纽站都是成功的经验。对南京来说,像当初的汉府街客运站,客人下车后就到总统府,十分方便,其实完全可以不搬迁,而向地下发展,而当时正在建大行宫地下广场,如果能结合汉府街客运站的改造下地,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地下便捷客运枢纽。现在中央门车站的拥挤也是同样的问题,因为车流、人流全部拥挤在地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