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爱心基金’难填’无底洞’ 七十旅客借钱无一人还
今天从威海市长途汽车站了解到,该站职工自发捐款成立的“爱心基金”用于帮助临时有难的旅客,在运行了9年后,5000元基金已经用完,而受助的70多名旅客无一人返还借款。
威海长途汽车站客运办公室主任苗瑞增告诉记者,建立“爱心基金”的起因就是因无钱购票的求助者太多,车站工作人员时常自己掏钱为他们买票,而苗瑞增自己就曾在一年内为这些有难的旅客垫付了近两千元的车票钱。站里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就发动职工自愿捐款。1997年11月,站里120多名职工共捐款3500元,这些钱以“爱心基金”的名义存放在汽车站财务科账户上,专门用来资助无钱购票的求助者。
让车站职工心寒的是,“爱心基金”在帮助有难旅客时,登记了受助人的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这些受助人在一番感谢后也表示将尽快把钱寄还,但至今没有一人还钱。2000年底,3500元“爱心基金”就用完了。站里只好发动职工再次捐款,这次又募得捐款1500元。结果,这1500元钱到目前也已经用完了,还是没有一名受助人还钱。
在车站“爱心基金”发放记录本上,记者看到一共有70多笔记录,资助款多则200多元,少则几十元钱。受助者中部分人是因为财物被窃,部分是由于讨要工资未果而无钱买票。苗瑞增说,“爱心基金”被当地媒体报道后,个别人就故意到汽车站来要钱。经常有人拖着大皮箱子来汽车站说没钱了,要求救助;还有人将工作证押在车站,说回家后马上把钱寄来,结果一去就没了音信。车站找有关部门一鉴定,工作证竟是假的。
威海长途汽车站工会主席王青说,原本希望这笔为求助者服务的“爱心基金”能长久地运转,没想到基金有借无还、只出不进,致使现在分文不剩,车站员工的捐款热情也因此骤减。现在每当遇到求助者,大多是车站各级领导为他们垫付车票钱。尽管明知求助者还钱的可能性很小,但大家还是慷慨解囊。
王青说,“爱心基金”遇到尴尬,但旅客总是有人需要帮助。现在站里也在想办法,力求规范管理制度,让“爱心基金”继续运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