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面向群众’见风使舵’ 交通行风建设实至’民’归
“你对我们的服务态度满不满意?”“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建议?”24日,市公路规费征稽处面向全市机动车主发放行风服务调查表。
市交委所属各行业管理部门,行风调查已成惯例,它缘于这样一个硬要求:交通行风建设要面
向群众“见风使舵”,便民利民是根本,不要华而不实。
机动车规费征收额占全省1/3强的我市,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投诉81起,武汉为零。
零的背后,是行风建设的“返璞归真”。
就在一年前,因为不能跨辖区缴费,每到月末,各区收费窗口处,机动车大摆“长龙”。车主感觉太不方便。
司机的不满就是服务的风向标。去年4月,同城通缴实现,排队现象不见了。
随之,系列服务跟进:车籍过户同城异动。
新招的30多个大学生“大材小用”:全部到窗口上班,替代打字慢的老收费员。过去,养路费被罚滞纳金居高不下,皆因众多新车主不知规定。现在,车管所、机动车交易处均现场设点。配以邮局寄单子、手机短信提醒等,滞纳金锐减80%。
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原来跑5个部门、20天办成,现在一个窗口对外,快的当天办完。
此前,职能部门制定了许多便民利民措施,却总是与群众的要求有距离。市交委领导反复强调:转变行风,不看我们主观提供了多少服务,而是看满足了多少群众要求的服务。
近三年来,市公交管理部门针对部分地区居民出行难问题,新辟、调整线路160多条,方便了市民出行,外地同行评价:方便。
国内水运业,业主有三怕:到外地找不到停靠点,四处漂泊;船近桥头才知超高,冒险掉头;报上登个禁航通告,管你知道不知道,误入者罚你没商量。
市港航局破了这个行规。汉江75公里辖区,弯多滩险。外地船舶一进辖区,一张服务卡奉上:所有事项全部告知。外地船主留言:到了武汉辖区,进了自家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