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城南客运站为何不火?(图文)
23日下午4时,宽敞的候车大厅里连记者在内只有8个人,其中4人是站内正在当班的工作人员,设有400个座位的候车大厅真正等车的人只有3人,12个检票口只开了一个,8个售票窗口除了售票的工作人员,不见一个买票的人。候车大厅外是25个长途班车发车卡位,但卡位上只有3辆已经启动引擎正准备开出的大巴。站内服务广播反复播放着“乘座9:30前往广州的旅客请上车,班车很快就要开车。”因为人少,广播的声音显得很空旷。这是落成刚满5个月的城南汽车客运站。当天,该车站大部分班次都没有人上车。
投资近4500万元,占地70亩,设计日发送旅客1万人次的一级车站———中山市城南汽车客运站怎么了?
图示:偌大的城南客运站候车室,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行走。
■原因一 发班线路不够丰富
作为中山市规划建设的交通枢纽站,城南站目前共有5路、8路、11A路、15路、21路、22路、31路、47路和11B路旅游专线等8条线路在此发车。每天由城南汽车站开往省内各地和外省市的长途路线共170班,其中省内的班车仅有发往广州、珠海、韶关、佛山和高州等5个城市,跨省开到外省的班车路线有四川、重庆、广西、河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等8个省市区,共30条线路。
“虽然我们从开业到现在也在积极地开拓新的路线,但是新开一条路线都需要我们对相应的汽车运输公司进行商务谈判,并不是想增加就增加,而是要合作双方达成共识才有进站的可能。”城南汽车站站长陈永生说,“时下中山的交通运输行业竞争相当厉害,市场比较饱和,而且发班的线路也相对固定,要立竿见影开新线有一定难度。”
陈永生表示,城南客运站现有的线路与已经运营了12年的汽车总站来说,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上,汽车总站每天开往省内外班线是数倍于城南站,不仅车次多,而且覆盖面也广。
■原因二 城南站还不是市民首选
在中山市城区内分别分布有汽车总站、交通大厦、西区客运站、沙溪客运站、富华酒店、国际酒店、京华酒店、万佳百货等几个汽车始发站点,这些站点虽然在硬件设施上比不上城南汽客运站,分布相对较散,但由于这些站点成立时间较长,目前已经形成市场效应,而且在市民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市民要出行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这些站点,而很少会想到新开业的城南客运站。
“和中山城区内的汽车总站、交通大厦、西区客运站、沙溪客运站、富华、国际、京华、万佳等车站相比,新建成投放使用的城南客运站是最年轻的小弟弟,别的站不论规模大小,多则经营了十年,少的也有五六年,市民已经形成了在这些车站乘车外出的习惯。”城南汽车站站长陈永生告诉记者,“市民的出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同时也不会因为我们的站点服务设施好,乘车环境好而立即可以门庭若市。”
在采访中,陈永生告诉记者,发车路线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市民们没有养成在城南客运站出行的习惯,目前发车能力已经趋于饱和的汽车总站平均一天发送旅客7000人次,高峰期能达到20000人次,与城南客运站目前日发送旅客200人的成绩相比,城南客运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因三 周边环境暂支撑不起车站
城南汽车客运站位于我市悦来南路和国道105线的交会处,南下珠海时,车站具有地理优势,开往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又因为车站所在的位置连接了我市的外环路,而具有明显的交通明显,但是这些优势在南区当前相对滞后的第三产业氛围下,被打了个折扣。
与汽车总站、西区客运站、富华、国际、京华、万佳等站点相比,城南客运站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工业胜于商业,城市化进程和商业氛围明显比不上上述地方,而且,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人只要到了这些站点,很快就能进入一个商业繁华区域,不论是逛街购物还是办事,都比城南站更方便。
“城南站和1994年的汽车总站相比,有些相似之处,当年汽车总站设站的时候周边的环境也是如此,但是随着经济的慢慢发展,站点周围开始旺起来,慢慢就聚集了人气。”陈永生说,“南区也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慢慢会成为一片旺地,城南汽车客运站也会迎来越来越多的旅客。”
■展望 城南站的优势在未来
作为中山市规划的交通枢纽站之一,城南汽车客运站担负着中山未来的城市交通和陆路交通的重要功能,是我市完善公交布局,方便人们出行的一个站点。
“城南站开业的第一天,我们只发送了20名旅客,5个月过去,我们日平均发送旅客上升到200人,人数虽然很少,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很多招揽客源的工作。”陈永生说,“我们现在正跟多家公司的多条营运路线洽谈合作事宜,争取更多的线路进到城南站来经营,相信这些努力的效果也会在日后慢慢显现出来。”
陈永生表示,城南汽车客运站会有针对性地面向南区、板芙、三乡、坦洲、三乡、五桂山等南部镇区推出一些推广计划,让更多有出行需要的人知道城南汽车客运站,把人气聚集起来,再配合出行线路的扩容,从而达到赢利。
“一个新开的车站,从开张到成熟,有一个过程,我们城南汽车客运站现在还处在一个培育市场初期,相信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和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客运站的各项业务会越来越红火。”陈永生说,“城南站的优势和未来在明天,三五年之后的局势肯定大不一样。”
■记者手记 不妨区分各车站的功能
城南客运站作为中山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是人气不旺,客流量少是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能不能在短期内让城南站旺起来?记者个人认为还是有些办法值得考虑的。
中山的交通出行布局不甚合理的状态已经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为什么我们不借着城南站的开通,把这个布局稍加改观一下?比如说,城南车站和汽车总站可以区分功能,一个专门负责发往外省的长途班车,一个专门发省内的长途班线,这样,两个站点都能兼顾到发车的班次和人流量,也不存在有的车站接近满负荷运转,有的车站门庭冷落的现象。
这个做法操作起来也不难,只要在调整的时候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旅客自然会分流。或许有人会担心市民不习惯,事实上,市民的出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据城南站的陈永生站长说,当年汽车总站落成投入使用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一下子就把原来交通大厦那里的客源转移到了新车站,不久后,汽车总站一带还成了我市的交能枢纽。
作为一个宜居城市,记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我们城市的公交出行,还要关心我们出行到外地的方便程度,有太多的站点可以搭车出行,看似方便,但也免不了有些凌乱,如果我们的城市里到处都能看到大巴车在道路上穿行,我们本来就已重负的城市交通就更加困难,倒不如通过引导,让这些出行车站的功能更明确,站尽其职,车尽其用,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