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城市圈打造平坦公路客运之路(图文)
7月29日,《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规划,未来武汉城市圈将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通过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束缚,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城市圈内9城市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市场同体等。此外,还将实施区域一体化、大开放等5大战略,实现城市圈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即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鄂州、黄石、黄冈、咸宁、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周边8个城市。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实施,将给武汉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公路客运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
武汉与城市圈内其他8个城市的距离,近者60公里,远者不过百余公里,车程不超过2小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情交往,加之武汉在医疗、教育、交通诸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圈内城市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得更近。
交通一体化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基础之一,在“8+1”城市圈之间经济、社会互动性日益增强的今天,武汉城市圈内的人们在城市圈内旅行,就像在同一城市内那样快捷、舒适、方便。
条条大道通武汉
武汉,北有孝感,南有咸宁,东有鄂(州)黄(石)黄(冈),西有天(门)仙(桃)潜(江);不断升级换代的客车,奔驰在条条宽敞通达的公路上,成为架在武汉与各城市之间一座座流动的桥梁。汉口新华路客运站是武汉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客运站。每天,车站的候车室里,乘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售票窗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上,抵达站点、发车时间和票价不停滚动,除了省际和本省宜昌、襄樊、恩施等地的车次外,孝感、黄石、黄州、潜江、天门、汉川、麻城、红安等地的发车时间格外醒目。该站经营科长潘志强介绍,每天出站的客运车辆达1100多个班次,发往城市圈8个城市及下属县的约占四成,也就是400多个班次,而其中仅到孝感的就多达70班左右,到黄石、天门、汉川的车也超过30班。
位于武昌火车站旁的武昌宏基客运站新候车大楼是今年元月8日才投入使用。车站经理黄争鸣介绍,宏基站运营线路150条,其中省内86条,每天出站车辆850个班次,开往城市圈内各市、县、镇的线路虽只有20多条,但日发班次超过400班,以到通山、咸安、温泉、嘉鱼、仙桃等地的居多,足见圈内客车密度之大。在汉口金家墩客运站,每天发往圈内各市县的客车也有近200个班次。
圈内乘车如坐公交
7月中旬,暑运时节,武昌傅家坡客运站站内人头攒动,客流量非常大。开往黄石、黄州、孝感的站牌下,一辆接一辆的豪华客车正排队上客,满员即发,旅客基本不用等候。客运站负责人说:这里开往黄石、黄州、孝感等城市的客车,平时都实行密集滚动发班,每班间隔20分钟左右,平时日送旅客近4000人,班次占该站总量的70%%左右。到周边城市下辖县市的班次密度也很大,基本能保证需求。特别是五一、十一、春运期间,发班密度更大,旅客随到随走,跟坐公交车差不多。
据了解,新华路、傅家坡、宏基、金家墩等大型客运站,开往武汉周边8市的客车均采取密集滚动发班的方式,其班次、旅客人数都占其总量的60%以上。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武汉至8城市的道路运输客流量每年增幅都在10%以上。如今,在城市圈内乘车旅行,已像在同一城市乘公交车一样便利,基本形成了“1--2小时交通圈”。许多线路不仅有豪华客车,还采取“空乘”式服务,比坐公交车更舒服。
规范运作带来满意
过去,由于公路客运准入门槛低,个体、私营车纷纷加入,一度导致市场混乱,服务质量差、兜圈打转、倒客甩客等现象十分严重。近年来,武汉至黄石、黄州、咸宁、鄂州等城市的客运线路,都开始进行了线路、资源整合,各地客运企业纷纷采取企业联合、成立经营联合体等方式,实行客运车辆统一经营,规范服务,使市场日趋规范,旅客的满意率也大大提高。
如经营武汉——孝感客运班线的安捷公司是由数家公司联合成立的一家快速客运公司,公司成立后,采取收购等方式,将原来在这条线路上的个体挂靠车辆全部整合后实行规范化经营,司售人员全部是公司员工,按月拿工资奖金。如今,在武汉——孝感线路上,尽管还有部分个体挂靠车辆在经营,但安捷公司以其舒适、快捷、规范的服务质量成为大部分旅客的首选。
据相关部门介绍,公路客运是武汉至圈内其他城市客运市场的主力,与此同时,武汉至圈内其他城市的年运送旅客占武汉整个公路客运量70%以上。
壁垒犹存尚待破冰
虽然城市圈内公路客运已十分便捷,但距构筑一体化交通网络的目标仍有距离,而业内人士说得最多的,就是地方保护和壁垒。
由于新一轮交通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路运输业目前都被各地列为支柱产业,许多地方对公路客运有关规费给予优惠政策,同时不按“客运线路对等开行”原则行事,限制外地车辆在当地发展线路,破坏了竞争的公平环境。据统计,武汉市每天进出的长途客车有近6000台,其中武汉市的车辆只占到1/3。省内客运线上,除武汉至黄石、黄州等少数线路外,多数线路都是武汉车少、外地车多,武汉至鄂州等线路甚至没有武汉车。在一条线路上,本应双方对开车辆,但武汉以外的地方,往往以各种理由限制武汉车进入,形成单方垄断的局面;在武汉市从未限制外地车进入的背景下,显得很不公平。
有关人士呼吁:省内尤其是城市圈内公路客运管理政策应该统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按对等原则实行“一线一公司”发展模式,对同线运营的客运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同时根据《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强化源头监管,如恢复车辆出站出城签证制度,严格车辆进站管理制度,改进线路牌照的发放管理方式,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倒客甩客等违规行为,才能让城市圈内的公路客运市场更加规范。
圈内城市何时互通直达
7月12日中午,在一辆从武汉开往蕲春的客车上,孝感学院机电系的大二学生丁智勇正在车窗旁看书,随身的双肩背包放在膝上。小丁是当天早晨从孝感学院坐公交车到孝感火车站,然后花7元钱买了一张从孝感到武昌的火车票。一下火车就来到一墙之隔的宏基汽车客运站,花30元买车票后,上了这趟即将出站的班车。他告诉笔者,从武汉到蕲春县城需要2个半小时,再从县城乘车到他家所在的彭思镇还得近一个小时,这样一来,他最早下午3时才能到家。他不无感慨地说:“回家一趟得7个小时,要是孝感有直达蕲春的车就好了。”
据了解,圈中城市之间若有武汉相隔,便没有直达客车,来往需到武汉中转,如地处于城市圈西部的潜江人到城市圈南边的咸宁读书,城市圈北部的孝感人到城市圈东部的黄石工作等需要先到武汉再中转出行,平添一些麻烦。
图为武汉市各大汽车客运站每天从武汉到周边黄州、黄石等8个二级城市的班次呈现密集型发班,其便捷程度不亚于城市公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