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河南]郑州客管处积极回应 整治’软环境’需打’持久战’

2006-08-09 06:18来源:河南日报

    8月8日,本报报道《郑州出租,一个缺少擦洗的窗口》刊出后,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处和部分出租车服务公司,给予了积极回应。

  他们认为,目前郑州出租车行业“软环境”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而在解决的过程中还需“两手硬”和“持久战”。

  治理需要常抓不懈

  “郑州市出租车的软环境确实存在问题。”8月8日,客运管理处主任刘佳勇看完本报报道后表示,将加强措施改善出租车“软环境”。

  据介绍,针对出租车“软环境”的管理,《郑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早有规定;管理部门称,也进行过多次专项治理,但为何问题依旧?

  “软环境与出租车司机自身素质有关。”客运管理处主任助理刘国栋介绍说,2005年10月郑州放开出租车驾驶员户籍限制,不少外地司机大量入郑。

  郑州出租车驾驶员上岗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每批上岗培训的人员中,60%以上来自郊县。“他们对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待提高”。

  “软环境是一种意识问题,培养、维护和提高都需要打持久战。”刘国栋说。

  培训、查处都不能少

  银河出租车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银河公司按照出租车尾号排序,在每月的固定时间给驾驶员上课,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如何通过卫生和服务环境实现增收。

  但该负责人坦言,单靠宣传教育,对出租车“软环境”的提高,作用十分有限。

  郑州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晨曦公司负责人冀民山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说,“晨曦”旗下拥有1157台出租车,除定期宣传教育外,还曾组织过人员在公司内对车辆进行卫生检查,但收效一般。

  不少出租车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将定期培训和严格的查处措施相结合,才有益于出租车“软环境”的提高。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