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报告]构建节约型客运企业透析

2006-07-17 08:27来源:湖北公路客运集团黄跃华

   6月26日15点左右,从武汉市某长途客运站开往浠水的29座客车上,只坐了13个人;10分钟过后,开往石首的同类型客车上连司机也只有7人;半个小时内载人最多的是开往孝感的客车,上面坐了17人。笔者在走访调查了解中发现,客运车辆“空转”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极大的运力资源浪费。

  有专家称,长途汽车的实载率应该在70%-80%之间。长途客运需要进一步科学管理,规范竞争。通过科学管理和规划来有效降低空载率。合理分配客运线路资源,提高车辆和道路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能源非常紧张,交通运输行业资源能源消耗比例逐年增加。科学分配交通资源,降低交通车辆“空转率”,就会大大降低交通能耗,节约大量资源。在交通部出台的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道路运输行业科技进步,努力创建节约型环保型行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车辆实载率。长途客车的实载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客运市场经营主体过多过散、过度竞争,运力过剩是造成当前客车空转、实载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实载率是反映当班营运客车上座率的一项关键使用效率指标。实载率越高,说明上座率越高;由于道路客运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其提供的服务产品是将旅客从始发地甲地位移到乙地,在运输发生过程中,空余的座位不能作为库存,而只能随着运输过程的结束白白浪费掉。

   当班营运客车的收入==票价乘以座位数乘以实载率;由此可见,当票价、座位数一定时,其实载率越高,单车使用效益就越高,收入也就越高;反之,实载率越低,单车使用效益就越差,收入也就越少。当前,客运市场之间的竞争,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竞争,也有来自内部环境的竞争;有的竞争是残酷、激烈甚至是恶性、无序的竞争:

1、来自外部环境的竞争。现代交通客运体系,集铁路、道路、航空、水路客运于一体;道路、水路客运隶属于交通部管辖,而铁路、航空分属于铁道部、民航总局管理。在客运市场竞争中,各自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前提,投入大量运力争夺市场份额。即使在运量极度不饱和的状态下,谁也不会轻易退出。如笔者所在的武汉地区,公路与铁路客运市场竞争的线路就有汉宜(武汉至宜昌)、汉襄(武汉至襄樊),汉昌(武汉至南昌)等多条客运线路。公路与航空客运市场竞争的线路有汉施(武汉至恩施)等客运线路。铁路与航空客运市场之间的竞争则更多。一方面是航空票价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运行列车、客车座位大量剩余。在这种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环境下,造成运力严重大于运量,致使运力明显过剩,大量运力白白浪费掉而难以产生合理效益。运力浪费的同时,也造成交通运输工具的机件磨损,路损;社会管理成本、企业经营成本增长;油耗大量增加,导致废气排放,大气污染加剧。

2、来自内部环境的竞争。对于道路客运市场来说,其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不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因此大量个体、集体、民营经营者一哄而上,部分客运企业还存在大量挂靠经营现象。经营主体过多过小过散,导致经营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的现象十分猖獗,如雇佣社会闲散人员非法拉客,站外揽客、低价揽客高价宰客等行为普遍发生,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怪圈,也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

二、规避恶意竞争、合理提高实载率,构建节约型客运企业的有效途径。

    客运市场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空,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推动客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打造现代化智能综合运输体系,实行铁、水、公、空四大客运方式的联动联乘机制,使旅客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优惠的价格、最合理的出行方式达到目的地。进行旅客流量、流程、流向的科学性分析,合理制定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数量的投放,达到旅客出行方便化、运力利用最大化、运输资源节约化的目的。

2、道路客运市场中,针对旅客的出行变化,合理调整运行班次。
在客运线路投放的客车数量上,由政府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根据该条公路客运线路月均出行旅客流量,按照客车月实载率(旅客总人数除以班次总座位数)的高低适当控制发班班次,客车月实载率适当控制在60%----70%之间。实载率小于60%时进一步调减发班班次,实载率大于70%时则相应增加发班班次,既有效的保持客车实载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客车运能,保证公路客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力的保障旅客出行的便捷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企业亏损、减少燃油消耗,避免运力浪费的目的。

3、结合交通运输路情况、里程、旅客出行时间差异,选择适宜车辆档次,优化客车类型。对于行驶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可以采用高级豪华客车投入运营;行驶路况为普通路面或者混合路面,宜采用中级客车;根据往返双方地点的经济发展情况,投放适宜车型,特别是农村客运,不能因为客车档次过高,造成高票价,给旅客出行增添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而降低旅客出行需求。不能一味的贪大求洋,追求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率,结果造成得不偿失。

   在旅客出行时间差异上,随机应变,适时优化客车类型,达到客车旅客上座率最大化。

   随着公路客运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公路客运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企业经营结构重组、调整、整合的力度,坚持增收节支降耗的成本管理;创建节约型客运企业,对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形成密集班线的线路,采取收购或者兼并等方式发展专线专营,扩大企业公车经营规模。在客运企业之间采取联合经营或模拟股份线路公司的经营方式,提高省内的客运市场占有率。

   按照客运市场发展的需求,对企业内部的运行线路和班次进行重新组合、调整,以减少内耗,增强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加大客运班线的开发力度,以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将班线开发到企业还未经营的区域,主动出击,占领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客运企业的站场优势,有序地引进班线,扩大企业线路经营的履盖面。按照“规模经营,方便管理,有利增收”的原则,加大企业内部班线的整合力度。合理调配部分经营线路的车型,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旅客的出行需求,发挥集团军规模效应,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本着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地制定生产经营策略。确保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许陆锋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