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谷城10万农民实现在自家门口上下车梦想
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田河村农民肖宽福早上7点就在自家门口将20公斤香菇装上该村开往县城的第一班客车,上午9点就销售一空返回家中,他欣喜地告诉笔者:"以前,没有修路,车不通,来去一趟县城得花一天时间,现在路好了车通了,别说到县城,就是走村串户、下田干活都有车坐,咱现在出门就和城里人上街买菜一样方便啦!"
近几年,谷城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已建通村水泥路730余公里,使30余万群众走上了宽畅的水泥路,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村客运发展成为可能,路好了如何使农民群众真正行的便呢?谷城县交通部门积极探索,围绕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路修到哪里,客运班车通到哪里"的目标,使农村客运发展的红红火火,截止到目前,全县现有农村客运班线22条,从事农村客运的班车138台,日发客班850班(次),年营运量达270万人次,辐射乡村受益群众10余万人次。
为给农村客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场地,交通部门投资135.6万元,新改建2个乡村站,31个集镇站,60个村庄招呼站,在客流较为集中的地方,硬化候车场地3200平方米。在培育发展农村客运市场上,该县出台了降低农村客运准入条件和税费负担,对申请参与农村客运的车辆只要技术状况达标,驾驶人员资质符合,安全管理制度到位,就一律许可准入,县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采取简征、缓征、少征等优惠办法,为投入农村客运市场的业主开绿灯,在各种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仅去年以来,全县就吸纳民间资本460余万元,添购小型客运班车70余台,县交运、汽运公司也筹资370余万元,增加中级客车80多辆投入到农村客运市场。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站点,辐射全县各卫星集镇和村庄的客流、物流的交通运输集散网。石花、冷集等6个乡镇,70%以上的农村直接融入城市1小时"经济圈",农民出行真正实现了便捷化。
一条条农村客运班线的开通极大地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地上门收购农副产品的老板多了,本地茶叶、木耳等农特产品都可在自家门口装车外运到各地,进而带动了全县产业基地的扩张,仅该县五山镇在农村路运的带动下,今年就增加茶叶面积800亩,香菇1.2万袋。不少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开厂办店、经商贸易,一批工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谷城大山深处,摩托、农用车甚至小汽车在通村公路上奔驰穿行,有线电视、空调对农民来说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件了,到处呈现的都是一幅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