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永兴汽车客运站的零点服务
每一天的工作——从零点开始,每一次的营销——做到零距离,每一项的服务——力争零投诉。“让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从零点开始”,这是永兴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一种全新工作理念。零点就是起点,让我们不为昨日的成绩和辉煌而沾沾自喜,不受昨日失败和落后的干扰羁绊,一身轻松地开始新一天的旅程;零点就是终点,让我们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确定新目标,创造新业绩;零点就是亮点,让我们创造平凡中的不平凡,打造全新服务理念;零点就是拐点,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要突破瓶颈,在豁然开朗中飞跃前行;零点就是赛点,面对机遇要及时把握,奋勇争先;零点就是兴奋点,让我们以饱满的激情,以充足的干劲,以崭新的姿态,从零开始,抵达无穷。
南通永兴汽车客运站是一个年轻的车站,近年来却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从以“结对营销、结对救助、结对助老、结对助学”为核心的“四结对”服务提升活动到全力打造“零点服务”特色品牌,服务上的不断创新,有效地提升了永兴汽车客运站的内外形象。
结对营销——大胆走出去、热情请进来
结对营销的推出是在2003年4月,当时正值江苏省第二届青年教师优质阅读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在通举行,省内各大城市千余名教师来通参加此次活动。在获悉这一信息后,我站积极行动起来,临时组成的服务营销队员们分赴教师们下榻的宾馆,登记各教师回程点,承办包车、订票业务,送票送车上门。四天中,我站的姑娘们本着热心服务、方便教师的宗旨,不辞辛苦,往返于车站和饭店之间。由于观摩活动安排较满,教师们只有中午和晚上有空,为此大家放弃休息,利用这空隙时间来办理有关业务,营销队员们很多时候连饭也顾不上吃;为了把票及时送到教师手中,大家有的一天跑几次,有的要等很晚。就是这样的服务,受到与会教师、崇川区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在这次活动中,车站共派出11辆豪华包车,动用2辆豪华班车,代订票43张,共安全运送教师457人。我们成功的迈出了“结对营销”第一步,让永兴人信心倍增,也为我站全面实施服务营销奠定了基础。
2004年的标准化改造,推进服务营销发展。车站投资近百万元,按一级客运站的标准,加大硬件设施的改造,添置了三大现代化硬件设施。4月份,车站添置了一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安全检测仪,告别了人工检查危险品的历史。6月份,车站又安装了监控系统,包括电视监控系统、巡更系统等,对全站的安全、生产、服务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7月份,添置了对讲系统。三大设施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站区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管理,保证进站旅客的乘车安全。在此基础上,车站还对驾乘人员休息室、候车室内的厕所等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全力构造优美的候车环境。
“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我站将服务营销进一步升华为结对营销。车站走进社区、学校、工厂,设联网售票点、送票点,让出行的旅客最大方便的购票。2004年以来,我站已先后设立了观音山、开发区、市中心联合售票处、汽运联合售票处、大学生公寓、南通大学城、学田新村等多个联网售票点,城港新村、百花苑、越江新村、濠西园、郭里园五大新村送票点。
永兴人一直坚信“旅客的行程有终点,我们的服务无止境”,将不断细分目标市场,把结对营销工作开展下去,真正做到为旅客零距离的服务。
结对助老——关心老年、胜似亲人
在服务好每一位旅客的同时,车站员工将爱心奉献到社会,关爱老年事业,让老人们感到永兴大家庭的温暖和永兴人的一片真心。车站与港闸区闸东乡敬老院开展结对助老活动。
2004年的元宵节,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运期间,永兴车站的姑娘们利用业余时间编排了一套文艺节目送到敬老院,与老人欢度佳节,拉开了“结对助老”活动的帷幕。从此,车站上下将敬老院40多位老人视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逢节日,大家总是想到老人,为老人们买去慰问品,与老人们一起过节,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2004年年底,车站标准化改造期间,有一部分更换下来的座椅,车站又将它们送到了敬老院,让老人们使用。车站全体员工对老人们无私的关爱,让每一位老人都感激不已,他们委托敬老院负责人为车站送来了一面锦旗“关心老年,胜似亲人”。
2005年3月,车站的团员青年主动联系车辆,带上敬老院近20名孤寡老人参观了新的市政大楼、城隍庙、体育广场等市区新景点,让老人们感受到南通近几年的新变化。在参观的近两小时里,老人们在感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不停地重复着两个字“谢谢、谢谢……”,望着老人们的高兴样,团员青年们无比的欣慰。
永兴人将不断融入到关爱老年事业中,将爱心结对发展下去,零点服务队的队员们将与敬老院的老人们一一结对,把爱心结对活动变为日常工作,关心老人的生活,经常性与老人聊天,把温暖真正带到老人身边。
结对助学——周末直通车、架起助学的桥梁
学生一直是客运业的主流,在通求学的外地学生较多,在深入高校开展服务营销的过程中,车站员工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回家时往往行李众多,转乘公交车到永兴站十分不便。由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方便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到永兴站乘车成为车站上下关注的问题。在交通现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车站果断决策—开通校园周末直通车。在2004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车站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微机送票到校的基础上,与飞鹤公交及南通公交公司联系,开通永兴至南通各大中专院校的接送车,同时将接送车班次印发到各学校,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短短几天,共接送学生1000余人。一位经常到车站乘车的学生告诉我们:以前为了到永兴站乘车,我要转两班公交车,放假时公交车上人又多,我的行李又多,实在是不方便。现在开通了校园直通车,我们终于可以很方便乘车了。学生的言语,给了营销人员很大的鼓励,也对车站这项工作给予了较大的肯定,从此“结对助学”活动全面启动。
车站营销人员了解到各中专院校以六县(市)学生为主,且每两周回家一次,便深入到学校、班级,调查学生居住情况,着手制定开通校园直通车的方案。通过几次学生运输座谈会,听取了大中专院校学生处代表的意见后,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2005年9月23日,第一辆校园直通车开进了南通中专,深得广大师生的好评。
永兴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开展结对助学活动,与学生结对,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由校内学生组织客源,再由车站送车上门,车站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在节假日,安排一定
结对救助——热情救助、文明先锋
在永兴汽车站的接待室里悬挂着一面南通救助站送来的锦旗,上面有这样八个醒目的大字——“热情救助、文明先锋”,这是市救助站对车站开展的“结对救助”活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永兴站大力支持他们工作的热心感谢。“结对救助”活动的推出,还要追溯到2004年初。2004年1月6日,南通市救助站的两位同志将一名离家出走到南通的小女孩带到永兴站,他们希望车站协助,让小女孩免费乘上回乡的班车。车站领导了解情况后,决定配合救助站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车站领导是热情接待,而没有因为乘客无钱而将他们拒之门外。看到那位小女孩乘上车子喜悦的样子,又听说经常会有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乐于帮助他人的永兴人决定将以此为起点,与南通市救助站结为友好单位,开展 “结对救助”工程,为救助站内人员回家开通 “绿色通道”。那位安徽阜阳的小女孩也就有幸成为了第一位受救助者。车站人就这样为社会担负起了一种责任,利用自身的资源无私地配合着救助站的工作,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感谢永兴站对我们的照顾”,这是所有受救助对象的心声。结对救助活动开展中,永兴车站的全体员工投入了全部的热情,每一位救助对象踏进永兴站,都得到永兴人的热心照顾。对于这些人员来说,身上几乎是没钱的,能乘上班车已经是很高兴的事了。可是他们都是山东、安徽籍的人员,旅途时间较时,这时车站的姑娘们就自掏腰包买来面包、茶水,有时还给上几十元钱,以便他们旅途之需。记得有一次,救助站送来一位要去安徽安庆的小男孩儿,看着他瘦弱的样子,车站总台的工作人员连忙买来零食和饮料,看着那一大堆东西,他大眼望着这些阿姨们。或许暂时他还不懂得“爱心”是何物,但相信他心里明白车站里的阿姨们都是好人。因为当这位小男孩儿上车后,他趴在车窗上,眼含泪水地说着:“谢谢阿姨、谢谢阿姨。”车开动了,小男孩儿还在不停地挥动着他稚嫩的小手……
“看到那一个个救助站送来的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看着我们能让他们回家了,我觉得很开心。”多么朴实的话语,这正是全体永兴人的心声。他们将在与救助站结对的基础上,与弱势群体结对,设立零点服务“爱心”基金,来帮助那些有家难回、钱物被窃、孤儿寡老等群体,帮助学校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帮助那些我们有能力帮助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