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浙江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的研究
根据省交通厅的统一部署,我局对加强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这个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改变农村客运站场落后于经济发展,滞后于交通建设局面的看法和意见。
一、农村客运站场现状
我省目前共有农村客运站395个,其中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客运站70个,四级客运站67个,五级客运站33个,简易站222个。以等外站为主,占56%,等级站占44%。
农村客运站占全省乡镇总数(1279个)的31%,其中等级站占乡镇总数的14%。比例最低的丽水仅为8%,其次是衢州15%。离交通部在今年全国农村客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到2010年力争100%的乡镇拥有客运站的目标相差甚远。
现有农村客运站大多为八十年代及以前建设,目前仅留下几间站房或大棚,并不适应当前对客运的安全、舒适需求,有的仍在客运站门口的路边停车上下客,更有大部分乡镇的旅客集散地只是一片空地或公路岔口。
我省于2004年开始对农村客运站建设予以一定补助,2004年我省新建五级农村客运站68个,港湾式停靠站1340个、沿途招呼站点1.4万个;预计到2005年底将建成农村客运站37个,港湾式停靠站3200个、沿途招呼站点1万个,经过两年的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局面已有较大改观。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1、地方政府重视不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行频率的提高,营运客车随之增加,公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基本适应目前道路运输的需求,却造成农村客运站发展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不协调。
由于提高农村通达率及发展农村客运是近期提出来的,以前一直没有考虑,造成乡镇客运站没有列入小城镇发展规划,审批土地难度很大,加上现在又是土地市场整顿时期,在地少人多的浙江省,公益性的站场建设用地无法保证。
对乡镇客运站建设予以补助在2004年才开始,其成效未能体现,且因资金规模限制,只能起引导作用。
客运站场是城镇的窗口,也是城镇的标志,农村客运站属公益性的公用型交通基础设施,由于大多数农村客运站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外出办事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致使客流小,车辆少,经营收入少而入不敷出,经济效益较差,主要功能是为农民出行提供良好、安全的乘车环境,以及经营农村班线的客车停车,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
2、农村客运站管理薄弱。
由于农村客运管理相对薄弱,经营效益差,同时,车辆进站需缴纳一定费用,致使经营者选择站外(或某一空旷地方)组客,降低“成本”经营。
农村等级站报批已多年没有申报,对已废弃不用或不符合现有站场等级标准的客运站仍维持原有等级,没有加以取消或降级。
在班线客运中,以农村客运为主的县内运输占主导地位,客运量占61%,但依靠目前的农村客运站存在运输组织困难,容易诱发农村客运超载,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尤其是在提高农村行政村通达率的大环境下,要实现村村通班车的目标,离不开农村客运站的建设。
3、效益差,无人投资。
目前道路运输站场建设资金仍以现有运输企业筹资为主。站场由于投资大,企业一般以银行贷款为主,而车站收入来源仅为劳务费,本身盈利能力并不大,运输企业之所以仍进行投资建设,主要是出于为了抢占市场,便于自有车辆的排班等因素综合考虑。但乡镇客运站则客流小,经济效益差,主要体现其公益性,运输企业对建设农村客运站没有积极性,而民间资本也因效益原因,投资实业或贸易,不愿投资农村客运站建设。
三、建议和对策
1、政府重视
农村客运站作为乡镇的窗口,又属公益性的公用型交通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为贯彻党中央的“三农”政策,对缺乏投资主体,且又滞后于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农村客运站予以高度重视,以改变其现状,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的出行条件。
2、加强规划
由目前形势看,单一的行业管理并不能改变农村客运站的现状,由于土地政策偏紧,且以前城镇规划和公路规划中对农村客运站考虑较少,致使在目前农村客运站建设中建设用地得不到保证。
农村地区和公路沿线的港湾式停靠站、招呼站,要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实现“路、站、运”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客运市场的发展,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固定的客运站点,即使有也是小站、临时站、简易站。这种无站、小站、临时站的客运站点局面,很难满足当前农村客运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在经济比较发达、客流较为集中、外出人员较多的农村建设一定规模的车站。在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立一个站点,这样可以让农民外出办事和务工,足不出村就可上车,也可以让进村的客户直接到村站上下车。
在客运站点的建设上,应把这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与公路修建配套结合起来,作为系统规划纳入整体步骤,做到路通站成,搞好配套建设。按照“谁建站,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方面筹资,加快站点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农民候车、等车遭受风吹雨淋的问题。
3、强化农村客运站管理
建议对全省农村客运站重新进行全面定级核定,加强对农村客运站的管理和业务指导,以保证农村客运的健康发展,消除目前存在的如威胁农民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种种农村客运安全隐患。
农村客运站建设与发展农村客运是互为促进、相辅相承的,只有农村客运站的完善,才能带动农村客运业的发展。反之,只有农村客运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客运站建设。因此,我们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更要着手农村客运市场的开辟与管理。
4、加大农村客运站政府投入
当前农村公路随着康庄工程的深入已得到极大的改观,但农村客运站的滞后仍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以及对外招商引资的进程。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农村客运站缺乏投资主体,要改变其滞后局面,应通过政府投入建设来加以改变,随着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将改善农村客运站不合理结构,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步伐。而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将对改变农村投资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题组组 长:杨瑞丰
课题组副组长:张平平
课题组成 员:赵 雁 钱立高 陈永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