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市维修市场规范化建设记实
为了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维修质量和服务水平,引导行业形成重质量、讲信誉行业风气,按照《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湖北省机动车维修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办法》等行业管理法规的要求,襄樊运管部门通过“创新许可思路,创新监管思路,强化基础管理,规范行业发展”,在全面推动行政许可的基础上,通过质量信誉考核和监督抽查制度建立完善,使整个机动车维修行业资质条件、经营行为、维修检测质量、服务信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高。
一、 创新许可思路,提高资质达标基本面
部颁《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使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在进入行业门槛明显提高,着眼于增强行业实力,完善行业服务,提高行业装备技术水平,提高行业服务保障能力和竞争水平的角度出发,我们坚持严格执行新规定,把它作为实现企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手段,通过重新许可,促使全市机动车维修与检测行业提高设备、设施的配置,完善服务设施,加强从业人员资质培训,推动整个行业在厂容厂貌、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变,促使车辆进厂、维修过程和竣工出厂三级检验制度和质量保证期制度全面贯彻和落实,在推动维修经营重新许可工作中,对维修业户维修的重新许可严把“三关”,一是我们要求各运管机构经常性地上门了解一、二类维修业户生产经营情况,督导企业对严格按照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湖北省汽车、摩托车维修业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开业条件》的标准和要求,主动加大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使过去缺乏的关键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的配备使用率有较大的提高,业户的技术服能力、手段增强;二是把好从业人员审查关,全市一二、三类维修业户通过行政许可,大部分已配齐相应比例的技术等级工人和种类,质量检验人员、业务结算人员,业务经办人员,并做到人员持证上岗,使维修业户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有明显提高;三是规范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通过重新许可,帮助各类维修业户建立健全了符合7号部令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和设备岗位安全操规,作到了在客户接待室公示新的质保期制度,业户接待流程,客户投诉处理和工时定额、零配件价格公示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由于引导扶持有力,今年上半年共重新许可70家,其中一类10家、二类30家,三类30家市,较去年增加了57家。
二、开展三项基本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为加强维修行业质量管理和提高维修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今年襄樊市部门一是狠抓维修技术信息共享网络建设。在全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全面推广使用省运管局开发的维修检测行业和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车辆维修技术信息联网共享,通过联网,全市所有进入微机管理系统的车辆维修情况一目了然。二是全面开展检测设备检定,把检测设备的性能检定作为资质审查和市场准入的先决条件,通过性能检测设备的检定工作的有效开展,促使企业在维修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和计量准确性上有一个大的进步。三是改善和提高从业人员技能。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全市一二类质量检验员、检测站检测员、各类维修技工持证率达到80%,企业负责人持证率达到90%,从业人员在职业素质、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根本的保证。一方面组织开展维修质量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促使各企业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作业技能,促使各企业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投入,促进整个行业在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化操作、规范化管理上有取得新的成效。
三、创新监管思路,提高质量保证监管能力
为了全面有效提高整个维修质量保证能力,今年襄樊运管部门还在监管思路上很下了功夫。一是强化质量保证期制度宣传贯彻,提高行业的质量保证意识。一方面加大了对质量保证期制度宣传,要求所有维修企业在客户接待室等醒目位置上悬挂质量保证期公示牌,和投诉监督电话,通过公示提高全全行业、全社会对质量保证期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非营运车辆维修活动中不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的违规行为的检查打击力度,推动整个行业对车辆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执行落实,切实增强整个行业对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的认识。
二是建立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推动三级检验制度的落实。今年,襄樊运管部门制定了维修质量监督抽查制度,监督抽查的重点是三级检验制度在内的质量保证基础工作的落实情况。按照经营资质管理要求对维修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实施分类指导,对一类维修企业要求他们按照“有检测设备、有检定证书、有专职持证上岗的检验人员、有全省统一的软件系统”的四项要求抓好整改,切实强化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三级检验制度的落实,对二三类维修企业要求他们按照委托送检合同要求将所承修车辆送检测站进行竣工检测,把夯实车辆修理三级检验制度作为维修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手段。
三是开展质量信誉考核,增强行业质量求生存,信誉求发展意识。按照《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湖北省机动车维修业质量信誉考核暂行办法》的要求,对企业车辆维修验交、配件保证体系、社会资信、客户评价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结合服务质量规范化达标活动中,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使服务质量规范化达标考核更细化、量化、具体化。同时通过服务质量规范化达标活动的开展提高维修检测企业对质量信誉考核工作的重视,以达到质量信誉考核和服务质量规范化达标活动的互相促进、互相推动,进而引导企业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诚实守信经营,优质文明服务”的经营理念。
四、强化“二维”管理,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为改变在用营运车辆技术监督不规范,维修签证把关不一和倒卖出厂合格证,出具虚假合格证等违规现象,今年,襄樊运管部门一是对对市区的机动车维修技术管理实行统一程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资料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签证电子档案的建立,有效克服了过去存在的签关系证,签人情证的问题,目前,已经建立车辆技术管理档案2000余套。二是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采取招投标。在总结以往招投标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严格竞标资格条件审查。凡是质量信誉考核和质量监督抽查出现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参加招,同时鼓励吸引更多服务质量规范化达标企业和全国诚信企业等一些实力强、重质量、讲信誉的维修企业参与竞标活动,另一方面按照专业化的要求抓好评标专家组的组建工作,通过专家专业化、透明化评比,把更多技术实力强、维修质量优、服务质量好的优秀企业吸引到二级维护定点维修企业招投标,保证中标企业能够为全市营运车辆提供质量好、价格实的优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