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山东]日照百万农村乘上幸福快车 奏响农村客运“三步曲”

2006-05-30 23:44来源:日照日报

    “现在,乘上公交车就到俺村了,20多分钟就有一趟车,走亲串门方便多了。俺村里人还经常带着孩子进城逛逛大商店、看看风景呢!”在接受采访时,东港区两城镇王家滩村一位大嫂用朴素的语言描述“村村通客车”给自身生活带来的变化。

     短短三年多时间,我市293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客车”,通车率达到100%,近200万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市所有城市规划区以外的村庄和乡镇驻地都设置安装了客运站点站牌,乡镇客运站的建设正在按计划进行,一个四通八达、乘车方便、高效快捷、服务优质的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自2003年以来,我市奏响农村客运发展“三步曲”,构筑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客运新画卷,奔驰在县乡路上的一辆辆客运中巴、乡间村头别具特色的站牌站棚、矗立在乡镇中心的崭新客运站,已经成为农村老百姓品味生活时新的自豪。

     第一步:从“零”突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

    “农村客运在我市的客运发展史上是个零的突破。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切从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车,迈出了构筑农村客运网络的第一步。”市交通局运管处负责人介绍说。

     自2003年初,我市就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的奋斗目标,并将其确定为全市2003年交通建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村村通客车工程关系到每名群众的出行,为了保证客运线路规划合理,市交通局抽调了责任心强、懂业务、能吃苦的20多名调查人员,深入到全市各乡镇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路,在摸清每个村庄的人口总数、客流的流量、流向和每条道路的基本路况、通车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制定了村村通客车规划方案,向全社会进行了公示。随后举行了公开透明的招标会,以文明优质服务为标准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农村客运线路经营者,为广大乘客选定了安全舒适、温馨便捷的服务,实现了行业管理部门、经营业主和人民群众(乘客)满意的“三赢”局面。

    此外,为了引导农村客运快速发展,市交通局还出台了“新开农村客运线路在一定时间内减半征收客运(还贷)基金、客流增大需增加运力时由开发业户优先发展”、“以冷带热”、“冷热线捆绑运营”等相关政策,创造性地开辟发展农村客运线路,于2003年底一举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的目标。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客运运力450余辆,农村客运线路100余条,日发送班次1300余个,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第二步:挡风避雨,停车站点全部安装站牌站棚

    “农村客运站牌站棚的设置安装是非常自然的第二步。客车通了,得设上站牌让老百姓知道哪是停车点,安上站棚让老百姓等车时有个可以挡风避雨的地方”。随着村村通客车的实现,候车亭和停车牌的设置随之摆上了日程安排。

     本着乡镇驻地均设立站棚(已有三级站的除外)、行政村均设立统一标准的站牌设置原则,全市需安装近2000个站牌站棚。由于站棚站牌设置量多,工程量大,资金成了站牌站棚设置安装的“瓶颈”。承担建设任务的市交通局,在机关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予资金保障,本着对先进全返、后进不返或扣减的原则,建立了客运站点站牌(棚)设置安装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各单位的积极性,确保了客运站点站牌(棚)设置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区县也纷纷通过吸引“外资”的形式解决站牌设置所需资金。莒县交通局率先对站牌(棚)的制作、安装进行对外招商,一家大型酿酒企业竞标成功,通过在客运站点站牌(棚)上设置广告的方式对冲站牌(棚)的制作费用,不仅宣传了企业的产品,而且解决了站牌(棚)的全部制作费用,赢得了管理部门、被宣传厂家和乘客三满意的良好局面。此外,市交通局还为所有的农村客运站点买上了保险,若遭到损坏,由保险公司提供修缮资金,从而建立起客运站棚站牌的维护管理长效机制。2004年底,全市设置安装的69个站棚、1819个客运站牌均一次性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矗立在县乡道路两旁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三步:承上启下,建设34个五级以上乡村客运站所

     随着农村客运业的蓬勃兴起、客流量的增多,客运站成为乡村客运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前站后所’乡村客运站,是我们‘三步曲’中的重要一步。”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客运站是城乡客运的主要枢纽,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之所以采取这种前面是客运站、后面是运管所的模式建设乡村客运站,是因为管理农村客运网络的关键在乡镇交管所,“前站后所”可使客运站和管理所对农村客运的服务与管理功能有机融为一体。

    我市自 2005年实施这项工程以来,去年已建设完成11个乡镇客运站所,今年计划完成14个,全部采用五级以上建设标准,预计到2007年我市将建成34个乡镇客运站,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乡镇客运站“前站后所”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客运的管理运营网络体系。

    为确保站所建设质量,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了完备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廉政、质量责任制度,严格把关承建主体资质和建筑材料,严禁资金交叉使用。在建设乡镇客运站的同时,还切实加强站务系统建设,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客运站的管理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等级客运站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20个乡镇客运站,曾有的客车超员、超速行驶及串线经营等不良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客运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正从容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