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公路养护从九方面服务公众
十一五”公路养护工作将凸显“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新理念。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认清公路养护面临的形势,从九方面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一是加强公路正常养护。进一步加大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公路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分类强化公路日常养护,到“十一五” 末,全国公路平均好路率不低于76%,国省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88%,其中高速公路平均优等路率达到95%,重点解决农村公路“有路不养”的矛盾。每年安排的干线公路大修和中修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和8%。确保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国省干线公路上的安全隐患路段、危桥险桥的整治任务,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把路网结构改造工程向县乡公路延伸。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保证预防性养护的时效性,避免错过养护最佳时机。努力提高公路养护科技水平,逐步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养护新模式。
二是切实强化桥隧设施的养护监管。完善桥隧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继续加大危桥危隧改造加固力度。研究制订从事桥梁养护、桥梁检测、桥梁加固的设计、施工从业人员和单位的资格条件。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技术研究,推广成熟的桥梁检测、评价和加固技术。对重要桥隧实行动态监控,实时掌握技术状况,确保安全运行。
三是进一步加大依法治路工作力度。继续推进立法工作,继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公路设施完好畅通、妨碍公路规费正常收缴的违法行为,重点是继续推进治超工作,逐步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力争到“十一五”末,路政案件的结案率达到96%以上。
四是积极推进收费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研究统贷统还制度的实施。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政府回购、统贷统还等措施,解决普通公路收费站点过多和收费标准过高问题。严格规范经营性收费公路的设立和管理,加强对收费公路运营状况的日常监管。
五是稳步推进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坚持“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改革方向,提高公路养护投资效益和养护质量,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养护职工理解下,顺利推进养护运行机制改革。
六是加快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公路数据库,构建公路管理信息化基础平台。以公路数据库为依托,加快研制开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规费征收、路网调度等业务管理系统。逐步建设覆盖所有高速公路、国道和重要省道的公路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强化公路交通部门对公路网络的运行监管,并最终建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域路网管理平台。
七是继续做好公路规费征收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及时解决征收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整顿异地挂靠征收,交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征费的重点地区将予以曝光或通报批评。增强为运输业户服务的意识,积极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八是着力提高公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公路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加强养护施工路段的交通组织,尽量不影响群众出行。全面推行出行信息服务,满足公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及时妥善处理公路突发事件,提高公路交通的可靠性,减少公路突发事件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九是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努力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采取积极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吸收一批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的专业人才充实管理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