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重庆]潼南支持高速公路建设 干群架起’连心桥’

2006-05-16 10:15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

    新华网重庆频道5月15日电(陈 勇) 在潼南县双江镇金龙村,干部和群众同心支持高速公路建设,演绎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架着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房屋拆迁,干部处处为群众着想

    2004年12月,高速公路线路的“红线”划定,双江镇金龙村3社和7社约一公里长的路段进入了“红线”,线内涉及住户38户,他们居住的房屋进入了拆迁阶段。

    “一开始我们就站到群众的角度思考他们有什么具体想法,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就找对了路子。”村长周斌如是说。

    村干部处处为群众解决疑惑和疑难,努力实现了补偿政策透明化,对拆迁中缺劳力户帮扶劳力到位,对缺资金的拆迁户帮助贷款,对新建房屋精心选址,科学规划,使群众感到干部处处在为群众着想,心甘情愿服从干部的安排。

    特别是对房屋拆迁、征地和青苗补偿资金,金龙村做到了与群众一道算明白帐,群众亲自当家,大家对资金问题都没有一点意见,对干部的工作就不但信服而且心服了。

    在拆迁户新建房屋的选址上,村里统一进行规划,把迁建工作与农民新村和小城镇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新选宅基地地址确定在205线省道公路双江收费站与双江场镇之间的公路两边,地处交通要道两侧,可算黄金地带。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形成统一意见,每户新宅基地面积的多少,按照拆迁户人口进行安排,拆迁户人口在4人以下的,新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人口在5人及以上的,新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每户的具体位置采取抓阄确定,实行公平选址。

    由于干部处处为群众考虑,群众拆迁房屋迅速及时,全部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了拆迁任务。干部及时为村民建房服务,镇国土所干部主动为群众送去几套房屋设计图,由村民自己挑选出满意的一套进行施工。这样,统一规划修建的房屋既协调又美观,成为从潼南进入双江场镇时的靓丽窗口。

  线路调整,祖坟搬迁两次无怨言

    在高速公路建设红线范围内,涉及的需要迁建的祖坟的户数达100余户,当初有部分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很不情愿搬迁。

    金龙村支部一般人召集群众做思想工作,会后又分头到个别群众家中去巩固“效果”。使群众明白了土地是国家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村民支持高速公路建设,最感人的是有10余户村民家的祖坟因公路线路调整连续搬了两次,他们也没有怨言。”7社社长姚绍奇这样说。

    原来,高速公路的建设线路在最初拟订的计划线路基础上作了一次调整,就是这一次调整,使10余户村民把自家的祖坟从最初红线内迁建出去,然而,当线路进行调整后,才迁建不久的新坟又进入了调整后的红线范围,涉及的村民又得把祖坟在迁建一次。

    “真没想到,我们的群众这么通情达理,他们没有说什么怨言就费心劳神把祖坟再一次进行了搬迁。”村主任周斌对深明大义的村民很是感激。

    “我们只盼着高速公路早日修好,他是使我们致富的快车道。”不少群众谈出了他们支持修路的初衷。他们说,在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的事情中,干部对他们的相关承诺是一一兑现了的,干部能为群众着想,群众理所当然应理解支持干部的工作。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