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十一五’西部道路运输发展绘出新蓝图

2006-02-21 10:07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崔忠付

  “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将继续支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西部各地区将继续增加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这些有利的因素将会带来旺盛的运输需求,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动增长。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各地高等级公路网、农村公路网步伐加快,公路通达深度、路网密度和路网等级都将有一个更大的飞跃,这些都将引导道路运输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引发道路运输业新一轮的产业革新。

  2006年至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做好道路运输“十一五”规划,对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指导行业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们编发西部部分省分道路运输“十一五”规划部分内容,以飨读者。——《中国交通报》编者

  贵州:发展农村客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随着“十一五”规划期的到来,贵州省农村客运和农村客运网络化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遵循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善运力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水平,做到路运并重,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2010年,力争70%以上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所有通公路且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9%,行政村通达率达到95%,农村客运网络化得到明显优化,运输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农村客运运力车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城乡客运网络得到有效衔接,安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具体措施包括结合当前发展农村客运、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逐级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并提出年度工作目标;根据不同的线路、客源分布情况,采用延伸现运行客运班线、调整班车运行线路、新增客运线路班次等方式,充分提高农村客运的机动灵活性;简化农村客运车辆的有关手续,尽可能放开农村客运市场,在运力投放时,采用备案制等多种准入形式,方便更多投资者进入农村客运市场经营;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扶持措施,切实减轻农村客运的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客运票价方案,既兼顾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又保障客运经营者的基本利益。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严格执行既定的客运票价,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在坚持统一政策、统一站点、统一票价、统一管理、统一规费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和调整城乡客运网络,引导车头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客运统一协调发展。

  重庆:线路覆盖率提高一大步

  实现70%以上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60%以上的行政村要建成招呼站或候车亭。建设客运站577个,其中新建三级站89个、四级站429个、改建三级站59个。乡镇客车通达率通车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农村客运线路共规划1452条,客车通车里程25829公里,投入中小客车3514辆。

  大力提高市民出行的机动化水平,2010年公交分担率由目前的27%提高到40%。公交车辆总数提高到9968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方便度,区内公交线路覆盖率提高到85%,平均换乘次数由1.25次降低到1次,乘客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完善场站设施,公交车辆进场率提高到40%。规划新建公交枢纽站21个,新建一批公交首末站和公交停车场。

  提升客货运输车辆装备水平。大力推广厢式货车,加快普通敞蓬货车的厢式进程,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厢式半汽车列车。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乡村客车。公交车中级以上客车比例由目前的10%提高到40%。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交通GIS信息系统,并以此对“十一五”期间跨区客运线路、公交线路、农村客运线路及运力投放进行规划。同时着力GPS信息系统、货运物流、班车客运、车辆维修、从业人员培训等几个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西藏:建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体系
 
  “十一五”期间,西藏自治区道路旅客运输将积极引导、培育和塑造能主导运输市场的企业主体。大力发展主干线快速客运、旅游客运和农村县乡客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和完善能满足所在地客运需求的道路旅客运输站场服务系统。

  发展和完善客运异地联网售票、车辆救援系统、车辆流动维修网点、GPS车辆跟踪系统等基础设施,最终在西藏形成一个“市场体系健全、服务网络完善、经营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服务配套、服务质量优良并能满足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及不同层次、异质性运输需求”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体系。

  以连通各地(市)、拉萨市周边各县几条辐射祖国内地和区内边境口岸的“三纵、两横、六个通道”公路网为依托,以拉萨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为基础,以塑造大中型道路货运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着力调整企业结构、运力结构和经营结构,强化现代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道路货运站场建设;完善货运网络,提高货运组织化水平,引导货运场站和货运有形市场向综合化、多功能以及物流服务方向发展。

  以“拉萨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为建设依据,以拉萨公路主枢纽客货运输场站建设为中心,重点建设和完善各地(市)运输场站,把区内主要经济干线沿线的县级站建设作为重要补充,有计划地在重点乡镇村和农牧区建设港湾式客运站。不断完善和调整道路运输网络化,建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手段,系统内部分工明确、协调统一、运作有序的客货运输场站服务体系。

  大力调整维修业户经营结构和布局,加快偏远地区和县乡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形成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规模经济、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维修方便的汽车维修检测市场主体结构,并在未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汽车维修与汽车检测设施与车辆救援、配件销售服务网络为一体的车辆服务网络体系。

  广西:推行县级运管由市级运管直接管理
 
  “十一五”期间广西道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年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70%、4.60%、3.80%、4.90%左右,到2010年,约完成道路客运量5.9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57亿人公里,货运量达到3.30亿吨,货物周转量322亿吨公里。

  道路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运输结构基本适应集约化要求,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大型运输企业或集团公司与众多中小型运输企业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结构合理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道路运输基本完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益、环保节约型发展的转变,基本实现道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道路旅客运输以高速公路网为骨架,以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路为网线,以道路运输站场为节点,干支相连、长短配套、遍布城乡的道路旅客运输网络基本完善。构建以桂林至北海、桂林至梧州、南宁至友谊关、南宁至百色等高速公路及G324等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的城际直达班车客运、商务旅客运输的干线运输网络。发展旅游客运,以南宁、桂林、北海、梧州、贺州、贵港等6大旅游区和5条经典旅游线路与1条百色红色旅游线路为亮点,构建与港澳等地区相连国内旅游运输网络以及连接东盟的国际旅游运输线路。

  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客运运力全部为高级客车,城际客运运力为中级客车以上,农村客运运力全面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客车。到2010年,营运客车将达到4.6万辆(含营运出租车),客运线路达到6000条、年均日发送7.1万班次,道路旅客运输通行政村率达到90%。全区一级客运企业达到5家、二级客运企业达到30家,外商投资客运企业达15家。

  配合公路口岸部门建设友谊关、东兴、水口和龙邦4个一类口岸的联检设施,以交通部门为主投资建设4个一类公路口岸的国际物流设施,争取完成友谊关、东兴两个口岸的物流园区建设。以运输为先导,加快与越南的道路运输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集约化经营的中越国际汽车运输集团,实现班车客运、旅游客运、直达快运等运输方式并存市场格局。

  全面推行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上收由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直接管理,边境公路一类口岸交通管理站上收由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内蒙古:依法行政下的全面开放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将努力提高道路运输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使道路运输产值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达到400亿元。道路客货运量和周转量保持12%至15%增长速度,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营运性客货运输车辆保持年均8%的增长速度。提高道路运输指挥调度、经营管理、市场运行监控的科技化水平。

  打破城乡二元运输结构,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进程。按照“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大力完善农村客运运营网络,提倡城乡公交经营模式。打破公交运输与班线运输的人为界线,实行公交下乡、农线进城。加快与东北、华北、西北等毗邻省份的运输合作,开通与毗邻省份的快速运输线,构筑与毗邻省区共同发展的道路运输新格局。统筹规划区域道路运输资源,全面开放道路运输市场。建立煤炭等原材料快速运输体系和旅游运输体系。建立重点城市之间的快速货运专线,建立以旅游点为支点的旅游运输网络,建立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体系。推进道路运输信息一体化进程,推进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政策一体化进程,推进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一体化进程。

  建立科学配置道路运输资源的新机制,对由运输市场能自行调解的审批项目要予以取消,对涉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沟通服务的事项要转移到社会中介组织,对重点班线要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制,普通班线实行核准制,农村班线实行登记制。在维修企业、驾校的审批中,继续坚持专家评审制。完善道路运输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完备的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运营、竞争、退出机制。积极推行运输行政许可合同制、运输公共信息公告制、运输服务质量考核制、运输经营行为标准制。实施阳光运政工程,指导全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一站式”运政大厅,及时准确地把政策法规、服务流程、办事程序向社会公布。要加强道路运输中介组织建设,将客货运输企业资格、运价市场调节、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站级评定、企业协调、行业自律、从业培训、技术创新、课题研究等职能委托或移交道路运输中介组织。

  按照“政府领导、交通主管、行业指导、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内蒙古自治区将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运输管理体系;按照“总量控制,编制管理、定员预算,保障供给”的原则,做好人员编制、经费管理;按照市场管理与市场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建立以盟(市)为单位的统一的运政执法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改善道路运输市场宏观调控。

    二、2006年现代物流发展展望
                     
    2006年,是“十一五”工作开局之年,十一五规划把现代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发展。2006年现代物流业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从总体发展趋势看:
                     
    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物流总量将持续扩张。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了我国物流总量的持续扩张。一方面为我国现代物流业供给总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物流需求总量的增加,国民经济各行业物流需求的释放力度增大。
                     
    二是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国际物流将发展迅速。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易量的扩大,客观上需要更多更优质、更高效的国际物流服务。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围绕其一体化经营战略对其全球供应链和网络重新布局调整,使得中国成为重要的采购加工中心,从而推动了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的对接融合式发展。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70%,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外向型经济的纵深化发展,对国际物流产生了持续稳定的需求,这为我国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物流专业化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新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仍然占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与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我国物流总值中工业品物流所占比例最大,工业品物流也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体和重点。重化工业化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需求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必然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投资增加、生产资料需求旺盛等现象。重化工业化的推进,一方面会推动工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专门为工业提供服务的工业物流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因而,在工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为工业服务的物流业也呈现出逐步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发展趋势。
                     
    四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物流发展的“二元”形态将逐步凸显。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率在近年来保持着年均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将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同大城市物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物流发展的“二元”形态愈加明显。如何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现代物流业,使现代物流业在促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将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五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终端物流服务将迅速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消费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商品购买和消费服务正在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化,消费者对商品消费服务提供的效率性、便捷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电子商务、食品物流、家电物流、出版印刷物流、IT物流、配送物流、快递业等与终端消费相关的物流业将迅速发展并进一步呈现出专业化发展的特征。
                     
    六是社会经济要求和谐发展,绿色物流将逐步引起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障碍。绿色物流是考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因素的物流发展形态,它不仅有利于环保,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绿色物流问题已经逐步引起我国各界的重视。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