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内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的五种模式
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的相关上下游企业在某个区域的聚集。集群中的大企业相对较少,但服务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他们整体的物流规模远超过大企业。所以,产业集群的物流本质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物流。请看——
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的相关上下游企业在某个区域的聚集,并形成了持续竞争能力。从美国的硅谷、德国的巴登—符腾保堡到印度的班加罗尔;从国内浙江义乌、织里到广东南海、虎门和沙溪;从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和软件到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和家具等,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和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性成为世界产业经济的亮点。
集群中的大企业相对较少,它们在集群中往往处于核心地位,但配套和服务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中小企业物流活动较大企业少,而其整体物流规模远超过大企业,所以,产业集群的物流本质上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物流。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和实力限制,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物流规模很小、流程较短、流体较为繁杂、载体较多,流量较少、流向具有不确定性、流速要求较快的特点,其自营物流使得物流运作成本很难降低,也没有能力打造自身的物流网络运作平台(物流信息系统、运作网络设施等),难以对自己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自我经营。如果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外包物流,能形成规模效应,而且长短物流流程和多向物流流向,可以相互补充.互济余缺。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的企业经营同一产业或同一产业的某一品类的产品,使得集群中的物流企业经营更具专业化;同样,集群的大企业虽然物流规模大,但自营物流将分散其核心业务资源,同时,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成本也难以长期保持一个稳定合理的水平。所以,在产业集群中集群企业通常将物流外包出去。
结合集群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物流企业实际运作经验,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模式可分为如下五种。
模式一:简单的物流外包
简单的物流外包模式是指集群的中小企业以单个企业为单位,将物流业务交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运作,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集群的中小企业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该模式其特点是: (1)承包性,集群中小企业不直接经营物流业务;(2)专业性,物流运作由专业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3)信息共享性,中小企业需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紧密合作、信息共享,才能获得物流服务所带来的增值效益。
简单的物流业务外包也有一个程度问题,可以把业务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物流业务都外包出去,也可以只是外包其中的一部分,这主要视集群中的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供应链理论可以知道,企业可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业务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做,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种职能,都是由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物流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这样就形成集群的中小企业的强大竞争力。
简单的物流外包模式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运作特点。在“童装产业集群”的浙江织里镇,有生产企业6000多家,它们大都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很小,童装年产量达到1.8亿件(套)、产值达到40亿元人民币,但集群在面料的采购,运输、销售配送等物流环节上,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企业都把物流外包给专业企业进行运作,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模式二:准物流外包
所谓准物流外包模式,即多个物流特点相似的、物流规模较小的单个企业进行横向一体化合作,通过“集腋成裘”的方式,将自身的物流部门剥离出来,组建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专门为这些提供物流服务,从而获得规模化优势。当然,这种第三方物流企业除了为这些中小企业服务以外,还可以对外承接物流业务。该模式的特点是: (1)物流管理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准外包性;(2)物流运作规模性; (3)物流活动相似性;(4)物流经营专业性。
准物流外包模式是中小企业在对自营物流进行的一种改良,因为集群的中小企业在自身经营都存在着一些弊端:(1)单个中小企业在自营物流时缺乏统一。物流的运作平台和物流工具标准(如条码、托盘等)缺乏协调,集群中小企业的物流难以在发展难以形成气候,而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集群的中小企业物流运作市场缺乏信心。(2)中小企业物流运作的规模不经济性。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物流运作自身进行经营存在不经济的问题。而大企业,如像海尔的自营物流模式中,包括在全球的10个工业园区、 30多个海外工厂以及制造基地、33个产品事业部,故其物流经营的规模很大,年采购量大,不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3)中小企业物流进行简单外包难以实现优惠的对等性。因为单个中小企业在品牌和实力上,处于的弱势地位,使得物流外包的过程往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谈判主动权,难以享受大企业在物流外包中所有的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优惠。但准物流外包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为集群中小企业的物流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休闲装产业集群”的广东沙溪镇,为了增强对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休闲服饰的市场保鲜度,形成规模效应,集群中的企业“剑龙”、“雷柏高”,“霞湖世家”等休闲服品牌计划共同组建一个配送物流企业,对各地市场进行共同配送。
模式三:“1+n”物流合作外包
不同于准物流外包模式,“1+ n”物流合作外包模式是指集群的中小企业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相互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由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管理和技术,与集群的中小企业所剥离的物流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组建形成一个针对集群中小企业物流的合资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起为集群企业提物流服务的任务。当然,和准物流外包模式一样,除了服务合作集群中小企业外,也为其他的集群中小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但其优势在于集群中小企业借用了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平台,并且对外包的物流环节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在“家电产业集群”的广东顺德,由于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产品功能质量和技术的同质化,使得集群中的企业通过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如“科龙”、“小天鹅”等企业与“中远物流”组建合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安泰达有限公司”。目前,“安泰达有限公司”所服务的企业有美菱、伊莱克斯、小天鹅、日立、熊猫、海尔、海信、美的、LG、惠而浦、澳柯玛、冠捷、唯冠,奥克斯等。
模式四:“n+1”物流整体外包
“n+1” 物流整体外包模式,是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通过联合方式,将企业的物流业务交由社会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经营,而自己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也是社会物流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表现,因为集群企业能在市场中寻找到符合自己物流运作要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无须自己成立或合资成立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自己服务。其特点是:(1)物流管理业务的完全外包性。(2)物流外包的联合性。通过这种方式,中小企业在物流外包时,能分享到大企业经营外包物流的好处。因为单个中小企业实力有限,且物流业务量较少,很难在价格、服务等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谈判。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经营过程中,如果中小企业物流活动不是集体的行动,往往存在着物流外包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安排运输、包装装卸、仓储和配送时,很难实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
(3)物流活动的市场机制性。集群企业的物流外包是建立在市场供需的基础上,集群企业不是刻意选择某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是根据自身的物流运作要求以及市场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的一种双向选择。
模式五:“n+n”物流整体外包
“n+n”物流整体外包模式,是集群中小企业的所有物流业务,均由集群中所建立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来集中提供物流服务的一种运作模式。在集群中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聚集了不同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不同类型的物流设施,物流园区以功能化、规模化、综合化为集群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管理平台,因为集群所在的地域的腹地经济较为发达,有足够物流需求,所以,集群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是为集群企业服务,而产业集群则为物流园区存在和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比如“IT产业集群”的苏州,为了给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两大园区的IT产业集群的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在苏州IT产业集群地域中建立了现代的物流中心,在物流中心中拥有众多的各类物流企业,如普洛斯、三井物产、伯灵顿、联合包裹(UPS)、敦豪(DHL)、大田、大通、宝供、锦海捷亚等20多家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还有59家货代和23家航空公司,并且在物流中心中也提供所衍生出的国际物流服务,如报关、通关、保税、融仓通、仓单抵押物流金融、虚拟航空港等,为苏州IT集群企业提供高效基于本地一体化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减少物流中转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了苏州在IT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以上几种物流模式并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融合的.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很多中小企业往往同时采用了多种物流方式,或者采用了其他的独特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说,应该做它最善于做的,不能不加考虑就搞自营式的物流,或者放弃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物流能力,完全依赖外力。只有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物流方式,中小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更有利的位置。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