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探讨
内容摘要:我国的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两大类。在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信息、创造力的情况下,专业化经营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物流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方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分为成本领先方式、特色经营方式、确定重点市场的经营方式。
关键词:物流 专业化经营 竞争
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物流业系指物流企业的集合。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我国的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两大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型社会正在向信息型社会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由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到虚拟经营,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信息和创造力上,技术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企业在赢得竞争优势上比以前的困难更大。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物流产业还不发达,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但已开始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设施与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仅为美国的19.6%,德国的9%,印度的25%,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明显滞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都不一致,影响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目前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经使用的企业不超过3%;而美国企业70%的业务行为、欧盟企业50%的交易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而且电子商务的意义在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新整合,但我国却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硬件轻软件、重电子轻商务的趋势。
物流产业仍缺乏现代网络技术的充分支持,如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有效顾客反应系统以及为客户提供退货支持,回收原材料支持,授权跟踪号码的呼叫中心等等,这些使物流配送向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现代网络技术仍未得到广泛应用。
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的现代物流开始出现,但传统物流仍占主体。据有关方面调查,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的36%和46%是由企业自身和供应商承担的,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8%;产成品物流中,由企业自理或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完成的比例分别是24.1%和59.8%,完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占16.1%。
物流产业正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但体制障碍仍然严重制约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使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施和设备的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影响了物流的效益、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我国传统物流企业
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如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商业储运总公司和外贸运输总公司等。仓储主要针对本系统,因此商流和物流分离,受行业行政控制。
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地方物资系统、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受当地行政领导。
兼营性物流企业。集商流与物流为一体的流通企业,比重大,数量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物流业采用的是单一的职能型运作模式。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以及中央各部等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
三、目前市场上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
由传统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演变的区域性物流企业。这类物流企业一般依托原来的仓储系统,并拥有自己的车队,在本地区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和部分增值服务。这类企业的物流设施相对比较陈旧,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存在较大的难度。在管理方法和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上,多数企业还局限于传统、分离、单一的基本业务。
1、大型外资跨区域物流企业
目前,这类物流企业在绝对数量上不多,但是他们在物流行业中极具影响力。这些公司在新设备投资、资金实力,人才、观念、经验和管理方法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往往能提供较为全面的、跨地区的服务。这类企业大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大城市,且服务对象主要是三资企业。他们之中部分企业并不拥有车辆、仓库等物流设施,主要是提供代理服务,通过转租、联营等方式寻求中方物流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内的闲置资源,降低其固定资产的投入,从而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因其中方合作伙伴的能力、收费以及双方的沟通,也会给外资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收费水平造成影响。
2、由国有企业演变成的物流企业
这些公司规模都比较大,资金实力较雄厚,物流设施相对先进,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他们大多是全国性的公司,但地方的子公司都是独立核算,因此除非是很大的用户,多数客户很难享受到较为全面的配合和统一的协调。
3、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
新兴物流企业的定位一般都比较高,专业化程度强。为了能在短期内打入市场,回避物流设施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风险,很多新兴物流企业都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代理模式。
四、物流企业专业化竞争的基本方式
一个行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一般而言,处于行业新兴期的企业,大多采取专业化战略,集中资源,扩大规模。物流市场的竞争,在未来若干年内,很难有企业在高端市场与外资全面抗衡。在混乱的竞争当中,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设计主要应当考虑所从事的物流业务的核心能力,并根据这个能力来考虑业务的专业化问题。物流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方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成本领先方式
成本领先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其目标是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者。物流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方式时应具备这样一些优势: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良好的融资能力;能够大规模的从事物流活动;对工人有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低成本的物流网络系统;结构和责任分明的组织;严格以定量目标为基础的激励制度;严格的成本控制和经常、详细的控制报告。
由某一传统领域全国性的国有企业演变成的物流企业有条件采用成本领先方式。它们除了具有资金、设施方面的优势外,他们大多是全国性的公司,地方有许多子公司。如果能够克服由于子公司独立核算所导致的配合、协调困难这个主要问题,是可以实现成本领先的。
这种协调需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将原本分离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完整的供应链。将现代物流构筑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上,加快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力求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母公司与子公司联结起来,实现对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达到资源管理和信息共用。
这类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组织间的横向协调来实现成本领先。
结构性协调 设置临时性的任务小组:当某项物流职能活动不仅涉及到多个子公司,而且这些子公司都能够行使职权对该项工作产生影响时,就往往需要设置临时性的任务小组来加强协调。任务小组一般由相关各部门的代表组成,他们经过协商,制定出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决定,然后分头落实执行,任务结束后,小组即行解散。
建立永久性的任务小组:当多个子公司的业务活动需要长时期的、强有力的协调时,临时性的任务小组就需要转变成永久性的常设机构了。
设立专职的协调部门:对于广泛的、日常的大量协调工作,如果设置任务组,就将导致任务组过多,反而使协调问题更加复杂化。这时,可以设立一个专职的协调部门来负责几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制度性协调 管理工作标准化:工作标准与工作规范便于形成绩效衡量与考核指标体系,使物流工作更具一致性、可靠性,提高物流运输的安全性,减少物流损失。职能活动服从制度:服从制度的基本要求就是上一个物流职能活动服从于下一个物流职能活动;一般活动服从于核心活动并为之服务;辅助活动服从于主体活动并为之服务。子公司之间的直接沟通:当某一子公司需要其他子公司的配合时,可以直接与相关子公司进行沟通。
2、特色经营方式
所谓特色经营方式就是物流企业力求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许多客户重视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并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物流企业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敏锐的创造性鉴别能力;独特的业务组合;有密切协作精神;重视主观评价创新精神,而不仅仅以定量指标为基础的激励制度;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吸引高技能人才,可以考虑采用这种经营方式。
我国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的定位一般都比较高,专业化程度强,很多新兴物流企业都采取了非资产型的第三方物流代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这类物流企业可以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开展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以顾客为中心是出自于以物流观念为基础的价值和应用思想。物流体系没有另外的目标,其运行就是为了服务于顾客,存在的唯一目的也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世界级企业的优势也在于此,它们利用自己快捷而富有弹性的物流系统,去迎合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顾客需求。
3、确定重点市场的经营方式
物流企业选择产业内一个或一组细分市场,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这种经营方式要求物流企业有一种自我约束能力;企业的实力不足以在产业内更广范围内开展业务;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目标市场服务,在该范围内超过竞争对手。由传统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演变的区域性物流企业在依托原来的仓储系统,并拥有自己车队的情况下,凭借熟悉外部环境和拥有物流网络的基础上为本地区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和部分增值服务。但要逐步改变物流设施相对陈旧这个问题,并不断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提高对物流服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崔介何.物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德)波弗尔著.物流前沿——实践、创新、前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