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运管处四项硬措施盘活“村村通客车”
为了改变襄樊市农村客运市场运力少,停靠站点少,运行班次少,车辆老、破、旧,安全隐患多的发展现状,今年襄樊市运管处以“降低门槛,强化监督;政策引导,适度介入;集约经营,规范管理”为发展指导原则,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全市农民“行好路、坐好车、候好站”的行业发展目标,经过各级政府交通部门的支持和运管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为了实现2005年村村通客车率达到80%农村客运发展目标,市运管处在年初就制定了“以乡村为片区,经济区域为重点,线片相连的乡村区域网”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并根据襄樊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
一是放开市场,引入社会资本。采取了向社会放开对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的投资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兴建农村侯车亭、招呼站,每建一个站点补助一万元。同时通过采取出让一批,变卖一批,建设一批的办法,盘活乡镇站资产存量,加快乡村客运站场建设速度,仅2004年全市就新建乡村客运招呼站亭19个,投资超过20万,置换、变卖农村闲置客运站6个,置换资产达120万元。目前,全市已纳入规划建设的乡村客运站达35个,站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二是降低门槛,激活农村客运。大力推行“放,分、小”的管理模式,全面放开市场,实施分层管理,鼓励小户经营,不受企业规模和资质限制,对全市的农村客运线路、班次、时间和车型不作统一规定,凡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只要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的规定,安全技术条件达到要求的车辆,即可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同时,他们突破现行管理模式,简化审批手续,以备案制、核准制来取代农村客运线路的行政审批制。
三是政策倾斜,让利于民。在主动切实减轻经营者负担的同时,襄樊运管部门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农村客运的鼓励措施,确保客运经营者在客流少时能保本,客流大时能赚钱。谷城交通局和运管所采取减征或缓征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的措施,为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客运创造条件,通过收购、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当年就吸引企业、民间资本300万元,新购置了47台国家定型合格的车辆投入到农村客运市场,南漳县对经营乡村客运线的车辆实行运管费、工商费、营业税全免,农村客运经营者投资积极性明显提高,仅刘集、安集两条农村班线今年就新购了7台客车;开通较早的花庄、清河线经营者还投资了50万元新购5台公汽进行了更新,大大提高了两线城乡公汽舒适性和运行效率。
四是合理引导,着眼长远。通过合理引导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他们以公司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发展导向,力求壮大农村客运经营主体,确保农村客运经营的长远、稳定。在谷城,县运管所引导五山镇20多名客运经营者组建“谷山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要求他们用公司化,公交化的发展模式经营五山镇的农村客运,一方面有利于规避风险,有利于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公交化经营运作模式的形成,避免无序竞争,五山镇农村客运经过近一年的运作,该镇农村巴士已经形成了三条村组客运循环线路,串联了该镇90%的行政村和茶场,通车总里程达82公里,目前,日开行客运班车已达65个班次,客运量平均达1175人次,客运周转量达19550人公里。实现当年开通营运,当年盈利的良好局面。同时推行片区化经营,全面协调发展。按车主居住地实行片区化经营,冷线热线搭配,确保公路建设到哪里,班车就通到哪里,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就能通班车,形成班线,形成网络,让所有通车的乡村农民走亲访友友有串村班车坐、赶集赶市有集市班车坐。
“村村通” 方便了乡村的农民出行,搅活了乡村的经济。五山镇是全市“村村通”的一个典型代表,“村村通”促进了五山镇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仅茶叶一项年产销4500万元;襄樊新知电子科技公司等8家外地老板选择到五山镇投资创业,投资总额达3050万元。经济的发展拉近了城乡距离,五山人购买了100多辆小汽车、农用车,3000多辆摩托车,有10多台豪华小客车穿行于全镇22个村、30多个茶场和8个农田基地。“村村通”为他们敲开了通往致富的大门。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