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道路运输网官方微信

“让农民走上油路水泥路”——访交通部部长张春贤

2005-08-22 09:11来源: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

  近两年来,交通部党组提出的“让农民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口号在全国叫响。今年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明确了今后中国20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为我国数亿农民奔小康铺设出金光大道。

  张春贤是全国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他介绍说,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大、覆盖面广,连接广大的县、乡、村,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农村公路是加强农村集体服务功能,认真贯彻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贫困、步入现代文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车购税、国债、以工代赈等资金改变农村公路的落后面貌,近年来先后实施了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使农村公路总里程显著增长。县乡公路由1978年的59万公里增至2004年的142.4万公里,等级路由1978年的26万公里增至2004年的110.7万公里。

  张春贤回顾了“让农民走上油路和水泥路”出台的背景。长期以来,对农村公路这一公益性物品的认识不尽一致,没有全国性、系统性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策等缺乏系统的指导,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致使我国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和中央加强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的要求,交通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在2003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交通发展目标,油路即指沥青路。

  张春贤回顾说,提出这个口号当时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公路的通达问题。我国有很多山区的农村,连土路都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还有很多乡镇没有路,连小路都没有。据交通部当时统计,全国有184个乡镇、有54425多个行政村没有通路;第二个问题是原先有路,但是路况很差的路,路的经济效益发挥不出来,解决不了老百姓要把自己的农产品运出去的需求。

  张春贤介绍了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展情况。全国两年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35.2万公里。从1949年到2002年,全国共建成农村沥青路、水泥路17万公里,而2003、2004两年就建成19.2万公里,超过了前53年的总和。到2005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东部地区“油路到村”,中部地区“油路到乡”,西部地区“县与县之间通油路”(未含西藏自治区)。张春贤感慨地说,农村道路的改善为农民接近市场、到达市场、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提供了条件,其意义不仅在于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和沥青路,更在于让他们走出贫穷、走上富裕路和小康路。

  目前全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还有167个乡、49339个村不通公路。因此,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已成为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的一个重点领域。张春贤欣慰地说,2005年2月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今后,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是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动力;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的贫困县出口路、通县油路、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等建设工程的经验,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春贤表示,今后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坚持以下五原则,才能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分层负责。在中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的同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考虑国土资源有效开发和当地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与城镇化发展要求和易地扶贫搬迁相协调,有步骤,有重点,分步实施;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技术政策;四是坚持建设、养护、管理并重,避免重建轻养、重建轻管的现象;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与自然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张春贤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省、市、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筹措、落实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标准,并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的有效渠道。

  张春贤还强调,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不建农民不需要的路,不搞强行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强行征地拆迁,不拖欠民工工资和征地拆迁费;要尽量利用旧路,节约用地,降低造价;要注重质量、加强监管,进度服从质量,“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要加强对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管,要求地方各项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同时,要处理好建设与运输的衔接,做到路、站、运同步建设,实现“路运一体化”,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张春贤最后展望说,到2020年,我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把增加农民就业的路子送到家门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把推进城镇化的路子通到家门口。 
  相关链接:新华组稿 农村公路修进百姓心坎中

  2003年以来,我国掀起了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的高潮,两年里,全国新增35.2万公里铺着沥青或水泥路面的农村公路,超过了从1949年到2002年53年里的总和。记者随意选取几个镜头,从中可以看到,条条农村路修到了农民心坎上。

 太行老区人走进新生活

  八百里太行,沟壑纵横,峰峦重叠,把农民祖祖辈辈锁在深山。这里物产资源丰富,地下埋着上百亿吨的煤炭、铁矿、硅石,山上长有核桃、花椒、黄芪、党参,因交通不便村民们却没法拿它们换钱,世世代代过着穷日子。
  如今,这一切正在改变。 (草字头下加井)底,因被高大峻峭的群山环抱而得名,位于平顺县东寺头乡。全村有232户、753人。在道路打通之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全村唯一的进出通道,是哈喽梯上一段长达300多米几乎90度垂直的天梯,天梯上先后摔死过3个村民。村民回忆说,因为出不去,小病也能死人,更不要说读书了。路通后,孩子们跑到县城读书,周末乘班车回来,这样的情形,10年前做梦也没敢想过。村里优美如画的风景能变出钱来,村民开了20多家“农家旅社”,去年“五一”黄金周,村里拥来3000多名游客,把全村人都忙晕乎了。
  在道路村村通基础上,太行大地又建立起了客车村村通网络。仅长治市就新开农村客运班车线路620条。村民说,过去打一瓶酱油也得走十几里河滩路,遇到下雨就一步也走不了。现在花一两元钱转眼就到县城。老汉老太过去不知道县城是啥样子,现在隔三岔五就能进城耍耍,见识广了,观念也变了,看到姑娘小伙子拉个手也不说怪话了。

  沂蒙农妇开车送子上学

  在山东沂蒙山乡,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和沥青路穿越田间果园,衔接、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村庄。据山东省临沂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自2003年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以来,全市已建成通村水泥路和沥青路10262.5公里,使8699个建制村通了硬化路,占总数的93.6%,8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临沂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
  沂水县高庄镇上峪村瓮城自然村一位主妇说,自从2004年8月村里通了水泥路,她就花3800元买了台摩托车,每天接送在10里外上学的儿子,还载着婆婆到镇里赶集。村里100多户,家家有摩托车,像她这样40岁上下的农家妇女,人人会骑。
  水泥路通了,收购车直接开进村里,这位主妇计划攒钱买辆经济型轿车,好把儿子送到县城去读中学。
  如今,南来北往的采购车源源不断地开到田间地头,种植优质水果和反季节蔬菜成了农民的主动选择。平邑县武台镇南武沟村家家都有葡萄园,每个果园都有水泥路相通。葡萄熟了的时候,南方各省车牌的收购车都有,路旁的钢架大屋就是集中收购点。

  安徽农民返乡寻富路

  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关山村, 一条平滑的沥青公路穿过崇山峻岭。路旁,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
  金寨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2003年,交通部确定了一批农村公路示范工程,金寨县是建设重点之一。关山村盛产板栗、蚕桑、茶叶和竹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过去,由于没有公路,这些产品虽然离县城农贸市场不到10公里,但价格要比县城低许多,山民运输靠肩挑背驮。
  路通后,农民收入增加,村里400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已盖或正在盖楼房。村里已有20多辆运输车,80%的人家里都买了摩托车。一些农户开了旅馆、饭店,办起了农特产收购站和修车铺。一个小伙子在家里跑运输,每年能挣近万元。两年前,关山村有80%的村民到外打工,而眼下,每年都有一大批农民返回。

  瑶乡父老走出大山

  广西重重叠叠的大山里,居住着3万多名瑶乡父老乡亲。他们祖祖辈辈过着肩挑、马驮的日子,挑着一桶茶油走10天也走不到集市。凌云县沙里乡是广西61个民族乡之一,通路前全乡村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715元。这里是广西著名的油茶、八角生产基地,茶园星罗棋布,苍山环抱,自然风光宜人。
  “公路修通前,从沙里乡往逻楼镇、东河村绕道70多公里,需要4个多小时才能到县城,每次到县城上货需要8天,好几次遇到塌方、落石,真是死里逃生啊。”如今已成为沙里乡最大建材经营商的陈伯威感慨万分地说。
  弄福路修通前,沙里乡3万多亩的沙木,因为运费太贵,价格每立方米4000多元都没人要。路修通后,价格涨了1200元,商家主动到各家门口收购,当地的木材价格提高了30%多。两位外来投资的老板,看到通村路修好了,投资100多万元建了木材加工厂。

责任编辑:张鹏飞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联系与咨询

  • 咨询内容:
  • 姓名:
  • 单位名称:
  • 职务:
  • 手机号:
  •  

    最新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