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出租车亟待规范化管理
农村客运出租车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农民出行,但也存在着经营不规范、安全系数低、服务质量差等不如人意的问题,农村客运出租汽车亟须纳入规范化管理。
需求旺盛应运而生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日趋增长。尽管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班车,但由于这些车辆要受线路、站点、班次的限制,无法为乘客提供门到门服务,一到夜晚就无法乘坐城乡公交或客运班车进城,城市出租车一般不下乡候客,因此,农村出租车有一定的客源。同时,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尤其村村通沥青路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出租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出租汽车投资小、见效快、易操作也是农村出租车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的微型小汽车也就二三万元,二手车只需几千元,一般农民都具有购买力。人们往往认为:出租汽车客运不需高深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只需买辆车,会开车就可投入营运。
据了解,目前各地农村一般的乡镇都有几辆出租车,多的有十几辆甚至几十辆,笔者所在的河南新蔡县23个乡镇共有出租车100多辆,而这个县的城区出租车只有70多辆。可见,农村出租车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其数量也越来越大,已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
经营混乱问题多多据笔者观察,目前农村出租汽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运力失控,经营混乱。目前农村出租车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一些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受"有路大家行,有钱大家赚"思想影响,只顾一哄而上,根本不考虑运力与运量的平衡,盲目投资,造成运力过剩。由于运力过剩,生意清淡,本来只为本乡或本村服务的农村出租车,开始到城区兜圈拉客,与城乡公交及城区出租车争抢客源,有的甚至挂上自制的线路牌以城乡公交的形式跑固定线路,严重损害了城乡公交和城区出租汽车经营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客运市场秩序。
二是安全系数低、交通事故频繁。由于农村出租车多为技术性能较差的微型小汽车,有的是城市淘汰的面的,已到报废年限,加之农村出租汽车司机多是自学而成,行车技能和整体素质差,又是非法经营,心有余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安全难以保证。
三是监督难到位,国家税费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出租车大部分是无牌、无证、无费的"三无"黑车,但运政管理部门如果查处,车主往往凭借与乘客熟的优势,或冒充自用车、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运政管理人员,一些地方运管部门因人力少等客观因素对农村出租车的监督管理非常薄弱。
四是服务质量差,乘客权益难保证。由于农村出租车缺乏监督,经营者又没受过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培训,所以欺客、宰客、甩客等现象时有发生。
规范管理变堵为疏既然农村出租车已客观存在,既然农村客运市场需要这些运力,笔者以为,对农村出租车就不能一味封杀,应变"堵"为"疏",采取科学方法予以引导,给这匹脱了疆绳的野马套上笼头,使之规范经营。
实施行政许可,严把市场准入关。运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市场和农村出租汽车的资质进行认真的调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农村出租车发展规划,严格控制运力总数,对车辆技术性能较好、司机素质较高的车辆,核发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等,给这些"黑车"一个合法的名份,使之光明正大地营运。对已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坚决清出客运市场,确保行车安全。
实行区域经营,遏制无序竞争。对农村出租车限定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一般限于在乡乡和乡村之间运营,如果包车进城,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不准在城区停车候客或兜圈拉客,不准以按人收费的形式跑固定线路。农村出租车与城市出租车可利用车身颜色和标识图案加以区别,可考虑一乡一色。
加强源头管理,规范经营行为。运管部门要在各乡镇设立出租汽车管理站,变"走读式"管理为源头管理,随时纠正违章经营行为,调解运输纠纷,开展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还可引导经营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出租汽车公司或出租汽车协会,出租汽车公司或出租汽车协会负责人可由经营者推选,也可由乡镇政府派员担任。由于农村出租汽车客源有限,在规费征收方面要给予优惠,具体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加强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对农村出租车司机除经常进行法制宣传和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要进行营运性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从业资格证,未取得经营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不准驾驶营运车辆。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