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至今无一家真正的物企 物流业何时畅通
近日,澳柯玛家具装饰建材城正式开业,我市商贸物流业又添新巨头。而此前,由香港招商局物流集团开发的“烟台物流园”大型物流基地已经开始运作。物流业在我市发展迅猛,但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我市物流业离“货畅其流”意义的现代物流还有不少差距。
物流业高歌猛进
物流业历来是拉动城市经济的有力引擎。近年来,我市物流业特别是汽车物流、商贸物流蓬勃发展。
2003年4月“赛欧”在烟台批量生产,6月“北方奔驰”下线,这给我市汽车物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仅烟台汽车交易广场一处,就雨后春笋般冒出了59家汽车销售企业。大量汽车物流企业蜂拥港城,盘活了长期不温不火的“车市”。
港城商贸物流更是“亮点”频闪:总投资1.8亿元的现代果蔬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完成商贸楼主体框架;年销售额可达100亿元的温州商贸城项目正式签约;振华集团鲸吞“百货”,引领各路诸侯“跑马圈地”……目前,港城商贸物流已呈集群化发展态势:以南大街为轴线,振华商厦、时代广场、烟台三站批发市场等,形成了中高档大型商贸聚集地;以幸福中路为轴线的城区北部地段,烟台港物流园区装饰材料市场、九隆商业步行街、胶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形成区域性商贸中心。
据统计,去年我市的物流总量达到200多亿元。随着经济发展,物流产业的市场空间必定“水涨船高”。
不容忽视的差距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物流业在我市兴起的时间不长,在人才、资源等方面都与国内外成熟物流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据市交通局有关人员介绍,时至今日,我市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当前物流中普遍的形态要么是“空车配货”,要么是少量企业集团将产成品运输剥离出来,交给社会上的运输公司去做。
在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德、美等国,生产企业自身正逐渐淡出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而把相关的业务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去做。这既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而我市传统仓储业多是一种“小而全”的格局,功能单一,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低下,与国内外先进仓储业水平相距甚远。此外,目前我市物流业人才,尤其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缺,这也是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更新观念求发展
物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要实现大发展还需进一步转变观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负责人对物流认识不足,特别是企业中原来从事物流工作的部分人员,因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对专业物流企业的介入存在着抵触情绪,这给现有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力。
打破“小而全”的传统物流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是物流产业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首先应当把物流产业的规划、物流设施的布局、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构建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的物流体系。通过市场分工,逐步将全社会物流市场化,进而参与国际竞争。其次,有关企业必须尽可能进行横向联合,开放各自的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建立国际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