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城际交通规划获批 现代化运输体系助推经济
2008年,京津两地将实现半小时通达;杭、沪、宁三地不久后将可实现3小时互通;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超千亿元。这是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部分内容。17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这三个城际交通规划,将适应区域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在三地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现代化运输体系,从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京津两地半小时通达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汇报了有关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纳入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工作。根据规划,京沪穗三大都市圈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城际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建设。
据发改委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15公里,2008年投入使用后可满足开行时速200公里列车的要求,到时两地可实现半小时通达的目标。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将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元化筹资”的总体思路进行,铁道部投入资本金26亿元人民币,天津市投入资本金26亿元人民币,北京市以市内征地拆迁补偿费入股。该线路规划由北京南站东端引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经永乐、杨村至天津站。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采用较快的速度标准,车站设置尽可能覆盖沿线主要城镇。
“目前,京津间已有的铁路通道京山线京津段利用率已超过90%,而未来京津两地间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现有铁路运输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运量增长的需要。”北京市发改委基础设施处刘印春说。
北京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周栋也认为,京津冀区域要进一步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都市圈的真正形成,交通建设肯定要先行。
据悉,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将于今年7月开工,2007年12月建成,2008年7月投入运营。
杭沪宁建“3小时都市圈”
到202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城市均能纳入核心城市上海的“3小时都市圈”,中心城市杭、沪、宁之间,实现3小时互通。
根据规划,到2020年前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县及县级以上城市、10万人口以上城镇、重要运输枢纽和旅游景点,全部纳入20分钟高速公路网范围;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可以一日往返。
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每隔30公里就拥有一座城市,然而长期以来,长三角的交通状况却与其地位不相称。
目前,长三角区域内有沪宁、沪杭和萧甬3条铁路干线,共有铁路2100公里,仅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2.8%,人均拥有铁路仅2.7厘米,不如一根香烟长。因此,整合公路、水路等各种交通资源,实现其利用效率最大化,势在必行。
不久,有关长三角都市圈城际交通网规划方案将正式出炉。
珠三角城际轨道投资超千亿
据介绍,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总长约60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080亿元。根据规划,将新建广州—东莞—深圳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
至2020年,广东省将建设成以广州为中心,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为两条主轴线,以及放射与环状结合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架构。其中,广州至深圳主轴的规划是,新建广州—东莞—深圳线,全长150公里左右;广州至珠海主轴线连接广州—顺德—中山—珠海四市,全长180公里。两条主轴线总投资预计600亿元。
此外,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还包括广州至肇庆、东莞至惠州、中山至江门等放射线,及主轴之间的联络线。
据介绍,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充分考虑了与国铁主干线、城市交通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按初步计划,长度为351公里的主轴线和联络线将先行建设。2007年建成广州—珠海高速铁路;2010年前建成广州—深圳、中山—江门及小榄—虎门联络线;至2020年,将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广深、广珠为主轴,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A”字形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架构,连通珠三角地级以上城市,线网线路总长约600公里。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