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看运输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2004年交通运输紧张局势进一步加深,以铁路为主的各交通运输方式运能不足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市场需求、政府协调和运输部门自身体制改革的共同推动下,全社会运输生产尤其是货运快速增长。专家分析认为,2005年,随着交通运输行业投资的加快,全国运力紧张局势将有所缓解,但由于影响各主要运输方式的内外部因素难以短期内根本改变,运输供求总体上仍将偏紧。
2004:运输四大亮点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王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两句话概括2004年的交通运输:客货需求持续旺盛,运输生产频闪亮点。
铁路货运首破20亿吨大关。2004年是铁路运输积极稳定发展,而且是负重最大的一年。尤其是货物运输延续近年需求日趋旺盛的态势,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04年货运的特点,除运量增速较高以外,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粮食等战略物资供应一再告急,煤炭、石油、粮食、棉花、“三农”物资等重点物资大幅增长,货运需求的“高峰”叠加和重点物资的不断突击抢运,使正常的运输秩序一再打破,不仅加剧了原本能力偏紧的货运紧张程度,而且使运力不足、运能短缺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铁路能力近期内难以大幅度增长的现实条件下,铁路已九成运力保重点、70%敞车运煤炭,原已捉襟见肘的货运能力,既要保重点,又要满足非重点物资的各类需求显然力不从心,致使不少地区出现物资积压、停装限运的严重状况。铁路部门加强调度指挥,优化运输结构,特别是对大秦线进行重载扩能改造,增开万吨重载列车,使该线提前实现年运煤炭1.5亿吨的目标。王德生说,去年铁路货运基本处于“日日保重点、月月搞抢运”的状态。2004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共完成21.78亿吨,为年预期目标的105 2%,比上年完成实际增运1.8亿吨,增长9.01%,日均装车、卸车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多月双双突破日均10万车。
民航客运首登一亿人次台阶。2004年民航运输一扫“非典”严重影响的阴影,出乎意料的旺盛市场需求,实现了客货运输的双增长。民航以高于其他运输方式平均增速的2倍逐月增长,不仅在10月份首次实现了期盼多年的1亿人次客运量目标,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而且民航总周转量也首次突破200亿吨公里水平,货运量、民航总周转量等指标还提前一个月超过预期目标。王德生认为,以民航客运突破一亿人次为标志,预示着我國航空运输结束了“九五”以来相对平缓的增长趋势,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2004年民航还一举扭转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在前三个季度即实现了当前盈利首次突破100亿元的大关,与全球航空业亏损超过30—40亿美元形成鲜明的反差,航空企业赢利能力的提高,充分显示了中国民航蓬勃发展的活力。但是临近年底的“11·21”包头空难,给交通运输部门再次敲响警:必须更加重视运输安全。
亿吨大港再创佳绩。港口吞吐量在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着20%以上的增幅。2004年我国港口吞吐量突破40亿吨,比上年增长21。3%,稳步蝉联世界第一。2004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150万TEU,增长26.4%左右,继2003年超过美国之后,再次保持世界第一的排位。港口作为北煤南运、水陆联运的重要枢纽,在煤炭突击抢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8个亿吨大港不仅货物吞吐量增幅高、增量大,而且在激烈竞争中拉开了距离,分出了层次。作为我国最大港口的上海港,不仅继续遥遥领先国内其他亿吨大港,居于我国港口的第一层次,而且超过了国际上著名的新加坡、鹿特丹等港,有望跃居为世界第一大港。在集装箱运输中,我国港口继续保持着27%的增幅,上海和深圳两座千万TEU级大港,分别以1450万TEU和1365万TEU继续稳坐全球国际集装箱第三、第四大港的席位。宁波港在连续多年超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增幅仍在40%以上,终在2004年突破400万TEU、超越天津港,跃居为全国集装箱第四大港。
公路客运量超160亿人次。公路运输在近几年基础设施及运输装备不断改善的条件下,随着运输车辆更新步伐的加快,运力结构的调整、客货运输市场的整顿规范,以及城乡需求的持续上升与假日经济的发展,公路客货运输生产在2004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6月下旬开始的公路车辆超载治理,成效明显超过预期,多年不治的超载超限势头得到遏制。在集中治超的关键时刻,为“迎峰度夏,抢运电煤”,增加煤炭运输能力、提高煤炭直达运输,组织了公水联运直达通道,为缓解铁路电煤运输紧张状况作出了贡献。在开通两条从山西经河北、内蒙古至天津港、京唐港的公水联运晋煤外运通道的一个月里,天津、京唐两港经公路调入的煤炭共27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4%。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降低10吨以上货车通行费收费标准,降幅在20%至30%,这是国务院自1984年出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20年来,国家首次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这不仅有利于挖掘公路运输潜力,缓解当前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状况,还有利于建立治理超载超限的长效机制。
2005:运输总体偏紧
“2005年,随着交通运输行业投资的加快,全国运力紧张局势将有所缓解,但由于影响各主要运输方式的内外部因素难以短期内根本改变,运输供求总体上仍将偏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范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上述分析。
“铁路将继续负重前行。”范敏说,2004年铁路运输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重点物资货运需求的持续攀升,另一方面,铁路建设规模以及运能的快速提高,增加了运输生产的供应能力。去年年初,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年铁路部门积极争取新开工一批建设项目,4月份,铁路成功实现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客货列车对数增加,各线列车密度较快提高,铁路运能快速提高。2005年,促进铁路运输快速增长的这些基本因素将不会改变。尽管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对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增长预计比上年将有所减缓,但由于全社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投资建设仍处“补缺”阶段,一些大的能源投资项目将陆续投产,且不少新项目仍需开工,因此,预计2005年电煤、石油、钢铁、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货运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运输供给能力来看,2005年,铁路建设规模将进一步加速,2004年通过的《规划》对“十五”建设计划进行了调整,2005年铁路运输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这将对2005年运输生产实现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家信息中心初步预计,2005年铁路客运和货运将分别完成11.29亿吨和25.66亿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4.6%和7%,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实现5628.44亿人公里和20246.25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5.7%和7.5%。
范敏表示,2005年公路运输有喜有忧。2004年以来,“非典”疫情消除,公路客货运恢复正常秩序,在国民经济高位运行、城市化不断推进、私车拥有量稳定增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等因素的推动下,客运和货运实现较快增长。
2005年,这些主要的支撑因素将不会根本改变,经济增速会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有限,且主要将体现在投资上。而从2004年消费加快增长的趋势来看,零售贸易2005年有望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这将对以中短距离为主要对象的公路客货运输注入利好因素。农村公路网络建设也将大大释放农村公路运输的热情。2005年,一些不利因素也将对公路生产带来影响,一是油价上升的滞后效应,二是超限超载治理整顿一定程度上抑会制公路运输的需求。综合各方面因素,并结合考虑近年来公路运输增长的趋势,初步预计,2005年公路客运和货运将分别完成171.45亿人和134.12亿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5.1%和5.3%,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实现8751.74亿人公里和8445.72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5.3%和6.7%。
在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背景下,港口行业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不大,充分分享到了世界经济复苏以及我国外贸快速发展的成果。范敏分析说,2005年,受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升特别是石油价格上升的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将出现一定回调,另外,美元升息带动美元币值上升以及反倾销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都将对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不过,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国际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且国内投资环境对外资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与周边地区自贸区的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因此,2005年外贸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水运港口和集装箱吞吐将继续维持在较高的速度增长。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水运客运和货运将分别完成1.88亿人和19.93亿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3.7%和6.4%,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实现77.93亿人公里和37999.48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7.3%和8.2%。
2005年,支持民航业强劲增长的长期因素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行业管制放松和制度变迁等不会改变,但宏观经济和外贸增速回落,将对需求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2004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国际油价及其滞后影响,对航运企业的成本构成了很大压力。”范敏说,目前,航空油价格的上升还主要是由各航空公司自己消化。2005年,如果油价继续攀高,航空公司很可能会提高机票及货运价格,这将一定程度上打压客货运输需求增长。2004年7月份,我国与美国双方代表正式签署民航运输协定议定书,这将对未来几年我国航空客货运输能力产生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航空货运市场。2005年,作为协议实施的第一个年头,预计中美双方直接的航班数量将有所增加,中美双方的货运航班运力将大幅增加。综合2005年各项因素,初步预计,2005年航空客运和货运将分别完成1.19亿吨和0.03亿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12.7%和16%,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实现1795.18亿人公里和78.68亿吨公里,比2004年增长13.6%和14.2%。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