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交通运输发展良好
2005年1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2004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4.9亿元,比上年增长7%。
货物运输一升两降。全年货运总量29988.5万吨,比上年下降3%。其中,民用航空运输56.9万吨,增长20.3%;公路运输27973万吨,下降2.2%;铁路运输(发送量)1958.6万吨,下降13.5%。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比重分别为93.3%、6.5%和0.2%;与上年相比,公路货运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铁路货运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民航货运比重基本持平.
旅客运输全面增长。全年旅客运输量48681.5万人,比上年增长48%。其中,公路运输41552万人,增长52.3%;铁路运输(发送量)5436.8万人,增长24.9%;民用航空运输1692.7万人,增长35.9%。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85.3%、11.2%和3.5%;与上年相比,公路客运比重上升2.4个百分点,铁路客运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民航客运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
邮政业务基本稳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1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订销报纸10.1亿份,下降7.8%;订销杂志3881万份,下降3.4%;收寄函件7.7亿份,下降7.9%;收寄特快专递1500万件,增长26.2%。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318.6亿元,年净增35.8亿元。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全年完成交通运输投资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达到33.3%。轨道交通项目进展顺利,地铁四、五、十号线(含奥运支线)全面开工,在建规模达到86.3公里。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改建公路953公里;其中,在建高速公路100公里,六环路黄村至良乡段24公里已建成通车。城市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首体南路、圆清路、五塔寺路、白云路、马家堡西路等工程建成通车,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提高。6座交通枢纽建设按计划进行,其中,动物园交通枢纽已经启用,进入试运行阶段;六里桥综合客运枢纽基本具备试运营条件;马驹桥一级货运枢纽年底已报竣工。
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含小公共,下同)线路达到599条,公共电汽车运营里程17206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与上年末持平。全市共有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2万辆, 比上年增加1204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5.2万辆,减少1.1万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51.2亿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公共电汽车运送乘客45.2亿人次,增长16.6%;轨道交通运送乘客6.1亿人次,增长28.4%。全年出租汽车客运量达到5.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5%。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87.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9.4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109.6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9.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8.2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80.3万辆。
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北京地区)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4年 |
2004年为2003年%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29988.5 |
97 |
铁路(发送量) |
万吨 |
1958.6 |
86.5 |
公路 |
万吨 |
27973 |
97.8 |
民航 |
万吨 |
56.9 |
120.3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48681.5 |
148 |
铁路(发送量) |
万人 |
5436.8 |
124.9 |
公路 |
万人 |
41552 |
152.3 |
民航 |
万人 |
1692.7 |
135.9 |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