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交通市场前景分析
2004年8月29日,随着熊熊燃烧了17天的奥运圣火渐渐熄灭,雅典奥运会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当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的时候,奥运会正式进入到北京周期。奥运会不仅象征着举办国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突出成绩,同时也体现出举办国在组织工作、会场设施、交通管理系统,经济国力、环境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奥运会的举办,对主办城市的交通管理和服务是一次重大考验,对于高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来说更是如此,而其中也蕴含着无可估量的商机。
一、奥运交通需求特征
奥运会具有其他盛会都无法比拟的特征,一是短期性巨大超量的人员流动.由于奥运会的举行,在日常交通人流基础上增加定向、定点的超负荷的交通流,可能达到每日超过百万人的突发性人员流动。二是由于超负荷的短期性大量人员流动,造成主力、城市交通管理的巨大困难,必须从组织上、规划上、设施建设上、交通管理上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改善、应急措施来满足对交通需求的特殊要求。从需求特征来看,奥运交通有如下特点。
1、短期性超负荷的交通需求
根据历届奥运会的举办经验,奥运会的周期大致在15天左右,加上赛前与赛后大量的宣传、旅游、新闻媒体及贵宾等的各种活动,整个奥运会热将持续超过﹁个半月。在此期间,全市各运动场馆高峰日人流定点定时段将会高达100万人次/日以上,各种人员专用车辆需求将接近1万辆,同时,运动场馆的停车位需求将接近甚至超过2万个车位。其中,应对每日超过100万人次的人流定点定时段的运输,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无疑将承受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公共交通系统的临时增加线路和车辆都将事先在现有基础上作出详细规划与安排。
2、对交通管理和服务的高标准要求
由于奥运会的特殊性,主办机构必须满足高标准的交通管理和服务需求,具体包括:①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准时、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保证运动员准时、安全到场参赛和安全及时返回休息地②保证媒体、贵宾等特殊人员的专用交通服务,做到准时、安全、便捷、舒适;③保证观众及时、安全、顺利观看比赛所需提供的交通服务,④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必须保证运动员、贵宾、观众的安全疏散以及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在雅典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和新闻媒体提供服务大巴土约为1000辆,而专门供奥运会交通使用的奥林匹克通道基本解决了交通堵塞的难题。据组委会在8月20日的日常通气会上透露,本届奥运会的交通运营非常平稳,去往赛场和新闻中心的班车营运次数在赛程过半时一共为4.2万次。
3、城市对外交通重要性凸显
根据近几届奥运会的情况来看,参赛运动员、官员、贵宾、记者的人数不断增加: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为10318名,参与报道赛会的新闻记者共有15108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参赛运动员达到10651名,记者达到16033名;刚刚闭幕的雅典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为11099名,记者人数约为2万人。而北京奥组委预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会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16000多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内外贵宾,2万多名记者,以及几十万的境外游客和观众参加。这数十万计的运动员,官员、记者、境外观众将主要通过航空运输抵达北京,目前首都机场设计能力已经饱和,如何保证包括民航在内的城市对外交通的安全畅通将是一个重大课题。
4、对货运、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奥运会的举办,从货运和物流中又衍生出“奥运物流”的概念。奥运物流是指为举办奥运会所涉及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间的实体流动过程。人员的来往、出行、旅游及消费品的配送,比赛前后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包装、信息处理等都属物流范围。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计将汇集来自200多个参赛国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记者和观众上百万人,使用器材超过120万件,而保证与会运动员、观众食宿行游的物资数量更为巨大。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而要满足时效性、专业性更强的奥运物流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要求有较高的交通组织能力
由于奥运会期间临时性的超负荷交通需求压力,在通往运动场馆的一些主要干道和交通干线都会形成特殊的交通拥堵。而北京的情况更为特殊,由于奥运公园选址座落在城市中轴线北端上,夹接在四环、五环、北辰西路和北辰东路这个地段开发强度较高,本身人流量、车流量就非常大。现在北四环已经成为交通经常堵塞的路段,再过几年,交通的压力将更大,而今后还会有很多城市道路要穿越这个地块,可能造成的交通堵塞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控制措施,将会给奥运会运动项目的正常、准时举行带来非常不好的负面影响。因此,奥运会期间的交通组织安排、管理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奥运交通供给分析
从交通问题解决较好的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的经验来看,要想让所有的人都安全、正点地抵达他们的目的地,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充分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以雅典奥运会为例,绝大多数的观众(超过85%)返回于奥运会赛场都使用了公共交通,据调查显示,各种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分别为:公共汽车,29.4%;地铁,24.2%;火车,16.8%;轻轨,8.2%,出租车,5。2%。对于北京来说,为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满足奥运交通需求,一个完善的奥运交通规划和实施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规划和设计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奥运会只是一个短期的交通需求,不能也不应该将它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奥运交通的规划应该基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之上,尽量利用和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交通设施的能力,以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来解决短期的交通需求为主。
1、北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近年来,北京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资力度,城市道路、市域公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发展。据统计,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间,北京市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累计达1161亿元,占同期全市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的5.88%左右,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市道路从3665公里增加983786公里,面积从3807万平方米增加到6150万平方米,增长了61.5%;市域公路从11682公里增加到14452公里,增长了23.7%,其中高速公路从114公里增加到501公里,增长了339.5%:城市轨道交通从41.6公里增加到114公里,增长了174%。
与此同时,为满足交通出行需要,北京市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公共电汽车和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城市客运交通也有了新的发展:公共电汽车运营路线从383条增加到544条,增长了42%,运营车辆从4781辆增加到16634辆,增长了247.9%,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从2条增加到4条,增长了100%,运营里程从41.6公里增加到114公里,增长了174%;城市年客运量从35亿人次增加到44.4亿人次,增长了26.9%,民用机动车从92.1万辆增加到212.4万辆,增长了130.6%,年均递增11%左右;初步建立了以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交通管理体系。
但是,这一时期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仅仅是基本适应了同期交通需求增长的需要,而随着北京现代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持续大幅度增长当在意料之中,交通供需缺口依然很大。同时,2008年奥运会期间人流、物流的爆发式集中增长,也对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满足城市发展和奥运会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北京交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008年北京交通供给能力
为实现2008年北京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奥运会的目标,按照规划,至2008年前的4年内,北京市将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资力度,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以及现代化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为保障和促进北京社会经济及城市发展提供充分的交通条件,为奥运会提供一流的城市交通服务。届时北京城市交通供给能力将有很大提高,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将得到缓解。
①市区交通
道路系统:到2008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为骨架,功能级配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五环路以内的路网密度达到2.62公里/平方公里左右。
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2008年之前,市区新建轨道线路共计154.5公里,届时,北京市区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可达到249.5公里,加上一批新建的市郊客运线,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超过300公里。轨道交通预计完成年客运量约18—22亿人次。公共电汽车——地面公交客运系统将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建设交通枢纽站,发展快速大容量的公交运输为重点。2008年,全市公共汽(电)车的运送能力将达到45亿人次/年,运营车辆达到1.8万部,公交线路将达到650余条,线网密度达到2.[6公里/平方公里。出租车——北京出租汽车将发展成为高效低耗、安全环保、具有国际标准服务水平的市内交通工具。2008年中高档车要达到出租车辆总数的70%,清洁燃料车达到70%,出租汽车营运车辆100%符合环保标准。
停车场建设:到2008年,市区民用机动车基本车位(主要指夜间自用车位)达至0150万个,基本车位的满足率从目前的66%提高到100%,公共停车位达到22.5万个,公共停车位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比例关系从目前的12%提高到15%。
②市域及城际交通
公路:公路网建设——到2008年,全市郊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4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18公里,一级公路达到713公里,二级公路达到288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91.6公里/百平方公里。长途客运——建立以北京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路为主干线的辐射全国的长途客运网络。在此期间,省际客运线路预计增长15%,其中高速公路线路所占比重达到10%,线路通达24个省市自治区。满足乘客出行对公路长途客运的需求。公路货运及城市物流运输系统——到2007年底,基本建成5处重点货运枢纽。公路货运行业将初步实现车辆装备、运输组织、场站设施、信息交换、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满足奥运会的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需求。
铁路:到2008年,北京市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基本适应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铁路设施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线路畅通、能力协调,主体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在举办奥运会期间,铁路部门将根据旅客运输的要求,编制列车运行组织方案,提供优质服务。
民航:以建成东北亚地区大型复合性枢纽机场为目标,扩建首都国际机场,满足奥运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到2008年,首都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800万人次,年货邮量130万吨,年起落40万架次。
③交通管理
到2008年,建成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接轨、与成功举办奥运交通保障相匹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现现代管理理念的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体系,使北京交通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实现交通管理设施中智能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两大系统以及8个项目的建设,基本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为城市交通管理和奥运会交通组织提供高效科学管理手段。
④奥运会交通组织
制订切实可行、科学高效、安全可靠的奥运交通组织方案,创造一流的交通环境,充分满足奥运会各项活动的交通要求,实现2008年奥运会交通方便快捷、安全有序、经济环保的目标。要点包括:制定社会交通组织方案、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交通组织方案、场馆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运输指挥调度及服务组织方案以及紧急事件应对预案等交通组织方案,进而综合编制细致严密、安全可靠的奥运会交通组织总体方案;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奥运交通指挥调度总指挥部,在奥运村、奥运会主要训练、比赛场馆设交通指挥调度分指挥部,强化科技手段,确保指挥统一协调,科学高效;根据奥运交通组织总体方案和奥运会期间实际交通需要,详细勘察所有奥运比赛场馆、驻地以及路线交通情况,认真研究、并与奥运安全保卫工作相协调,制订各项奥运交通保卫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三、奥运交通市场前景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商机
为实现2008年北京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奥运会的目标,按照规划,至2008年前的4年内,北京市将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资力度,建设完成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网为重点的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及以大容量地面快速公共电汽车交通(BRT)线路为重点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项目。据初步估算,到2008年,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市场投资规模将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
虽然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但是回报率稳定,且有政府的优惠与政策支持,因此对投资者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随着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和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的实行,奥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资本敞开了大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在2004年4月18日开幕的由北京市发改委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主办的“投资北京——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上,交通板块成为最大的亮点。在重点推介的23个项目中,就包括了地铁四号线、五号线、九号线、十号线,首都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核心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车,北京京东物流中心,北京顺义空港物流基地和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等10项交通物流项目。此外在一般项目中,还有投资约72亿元的3条市郊轨道线项目(昌平线、房山线和亦庄线),投资约91亿元的26项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项目(如京平高速公路、南中轴路大容量公交道路改造工程等)。
2、把握奥运物流商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计将汇集来自200多个参赛国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记者和观众上百万人,使用器材超过120万件,预计物流经济总量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奥运会比赛期间,大量的记者和上百万海内外观众每天的食宿行游等都会给物流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和压力。在时间上,奥运物流赛前带来的商机最大,赛后的回收物流也有很大商机。
目前,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国际网络支持的国际物流巨头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奥运物流将成为他们全面展示高水准的物流理念和运作模式的一个绝佳平台。对于国内物流企业来说,从奥运物流的巨大商机中分一杯羹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把握奥运物流的契机,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