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二)
四、科技创新,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要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建成上述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仅靠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还远远不够,这些简单的投入还不能够完全解决交通发展面临的下述重大矛盾和挑战。
1、巨大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国土资源的矛盾
要满足快速增长的巨大的运输需求,就必须建设庞大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根据研究,到2020年公路网络总量要达到3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接近7万公里;港口总通过能力达40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码头总通过能力达1.7亿TEU左右;内河五级以上航道里程达到36000公里,其中三级以上达到14000公里。就基础设施的总量而言,届时我国无疑将成为交通大国。
要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网络,任务十分艰巨.许多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展开,建设环境恶劣、难度很大,诸多关键技术还没有突破,制约着我国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攻克。
庞大的基础设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岸线等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此,仅仅依靠增加基础设施总量来满足巨大的交通需求的发展理念是粗放式的、不适宜的。发达国家交通发展的实践和教训也证明:不能一味地靠建设交通网络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要依靠科技,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交通网络的功能。因此,我国要在新增交通网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依靠科技发挥现有交通网络的功能;在发挥每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的同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个运输系统的功能,不仅要追求个体最优,更要追求总体最优。
2、单一运输方式快速发展与综合交通体系滞后的矛盾
在提高运输能力的同时,注重运输质量和效益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运输装备数量快速增长和性能改善,运输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不顺、管理手段落后、对综合交通体系的认识不足,缺乏整体性、功能性和协调性,没有发挥总体效益。
综合交通体系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综合交通体系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进展缓慢。除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外,各种运输方式在网络规划、节点布局、运输组织、运输装备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缺乏有效衔接和统筹协调,也导致了整体效率不高。
3、机动化社会与交通事故的矛盾
随着机动化社会的到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因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人员也越来越多。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确立,人的生命价值将得到更好地体现,运输安全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对此,一方面要求各种运输系统在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必须以安全的生产方式开展运作;另一方面,在已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要求必须有良好的应急反应系统,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样需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4、交通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
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1年进口石油量已占石油消耗总量的30%,2004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机动车是当前我国城市大气和噪声的主要污染源,例如北京市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已占总排放的40%一75%。因此,节能降耗与污染防治,已成为交通运输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上述挑战和矛盾表明:没有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没有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和广泛应用,就不可能形成高效智能的运输系统;没有一体化运输技术的研发,就不可能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系统;没有安全保障技术的综合运用,就不可能提供安全快捷的运输服务;没有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就不可能实现对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调控。
因此,要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交”战略,为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运输系统的功能,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运输保障。
五、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
要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就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在这个基础上明确科技发展战略思路,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到2020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形成完善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公路水路交通的科技含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建养技术,决策技术、运营管理技术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
1、面向交通发展需求,客观评价科技现状,主动开展科技创新
我国交通科技的发展,对支持和促进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及其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公路交通现代化进程;长大跨径、深水基础桥梁建设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我国的桥梁工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港口、航道工程建设及港口装卸设备制造技术进步明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装箱运输成套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我国国际航运的竞争能力;分节驳顶推运输成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提高了内河航运能力;环保技术研究得到加强,海区溢油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交通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数字交通逐步显现;智能交通技术取得初步进展,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得到提高;交通软科学研究成绩显著,促进了科学决策。
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交通发展的要求比较起来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可归纳为“两端研究薄弱,中间存有瓶颈”,即围绕技术标准开展的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还十分薄弱(技术基础端),围绕重大前沿技术的突破性研究还不足(技术先导端),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等中间技术的研究存在瓶颈。因此,要客观认识到当前科技水平的不足,面向交通发展需求,主动开展科技创新。
2、明确科技发展重点,实施分类研发战略
科技研发最终目的是解决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科研的重点必须来源于实践,着眼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注重科研成果先进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未来公路水路交通科技的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以下五个重点领域: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工程建设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和交通安全保障技术。
对上述科技重点的研发将采用“主导两端、引导中间”的分类实施方式。政府主导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基础端和以交通前沿技术为核心的先导端的技术创新;围绕技术标准开展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形成先进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能够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随科技的进步适时修改和完善,同时与国际接轨;对交通前沿技术开展前瞻性突破研究,形成后发技术优势。针对当前交通存在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政府引导为主,借助全球科研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突破技术关键。
3、政府主导科技创新,充分借用市场机制整合科研资源
建立政府主导、联合攻关、企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精干高效的战略交通科技开发体系。建立国家交通部门组织国家重点关键项目攻关、重大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国家和地方交通部门及大型国有企业开展行业联合攻关,地方交通部门和交通企业结合本身特点进行技术开发等各有侧重,层次分明,精干高效的战略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和服务于不同层次的交通事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努力提高战略交通科技创新的水平、效率和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科研力量,开放交通科研市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搭建科技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是交通科技开发的基础。要在科学认定和合理确认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资源整合与共享为重点,建成在机制上实现共享、在技术上手段先进、在服务上优质快捷的交通科技资源服务系统。
4、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以往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中,我国公路水路交通领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广泛应用。支撑了交通跨越式发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要加大成果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改进科技成果的评价制度,引导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真正发挥效益。
六、结语
劳动创造人类历史,科技推进社会进步。科技是交通发展的羽翼和助推器,展望2020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我们相信:科技将支撑起安全、通畅、便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公路水路交通体系,货物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及时、经济地到达任何地点;人们可以自由安全的出行、享受出行的快乐。
联系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