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西]浅谈夏季高温天气对道路运输驾驶人和车辆的影响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李金胜 2017年7月5日15:29

  7~8月份是夏季最酷热高温天气,使人体和物品不能适应环境,当高温天气超过人体的耐受极限,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甚至死亡,同时高温热浪过程中还会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道路运输是高危特种行业,易对道路运输驾驶员产生心情烦躁甚至会出现神志错乱的现象,同时容易给行驶中的车辆造成机件故障发生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等事件,这些都是高温天气的间接影响,现浅谈一下如何预防夏季酷热高温天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一、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容易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的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在高温潮湿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二、高温天气对道路运输驾驶人的主要影响:受炎热气温的影响,夏季日长夜短,导致多数驾驶员睡眠时间不足,驾驶人易疲劳,产生精神疲倦,遇到特殊情况反应迟钝,采取措施不力。同时由于人的原因会造成超速行驶、违法停车、酒后驾驶等夏季道路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还有由于天气炎热,许多驾驶员为了避开烈日炎炎的中午,利用早晚气温相对的时段乘凉开车,因此早晚车辆就相对集中,增加了道路交通流量的复杂性,而早晚行车的能见度较差,行人在公路走动纳凉的也多,事故隐患也增多。炎热天气还极易导致驾驶人的情绪急燥,遇事不能冷静处置,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有些驾驶员夏季白天炎热,晚上酒后驾车行为普遍增多,驾驶员受酒精影响,判断力下降,反应不灵敏,并容易产生困乏、疲倦、昏昏欲睡的现象,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从而造成酒后驾车酿成惨剧,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高温天气对营运车辆机件的影响:在高温天气当汽车行驶中,最容易发生6大故障。1、刹车失灵:夏天天热的时候,也是刹车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时候。比如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刹车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因此,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保证制动性能良好。长时间应停车降温,但不可浇泼冷水,以防制刹车片毂过脆破裂。2、汽车爆胎:汽车轮胎在高温日光和过分干燥的空气作用下,橡胶容易软化,失去应有的弹性,加之长时间连续与灼热的路面接触,使胎内空气系数增大,轮胎的压力和温度增高达到极限后,便会发生爆胎现象。夏季也是爆胎的高发季节,爆胎易产生汽车交通事故。所以夏季一定要定期检查汽车的胎压,时刻清除轮胎的杂质,防止车速过快避免急加速急刹车。3、空调故障:天热空调的使用频率和强度会大幅增加,所以空调的负担很大,因此故障也容易发生。夏天汽车空调故障比较多:空调无力,空调噪音,空调不凉,空调异味,冷气不畅等。4、汽车开锅:汽车开锅通常是指汽车的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达到对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来说过高的温度,而影响机器正常工作情况。造成汽车开锅的原因很多,除了高温天气以外,空调超负荷运作以及散热元件故障也会让车开锅。另外受机动车辆性能的影响,当气温过高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性能降低,冷却水常因散热不良出现“开锅”,甚至冲坏气缸垫等使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高温使车用制动器的制动液容易蒸发汽化,加上行车中频繁制动,使制动管路易产生“气阻”,导致制动失效。5、车体过热:夏季环境温度高,长时间行车,发动机容易过热。因此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包括水箱、节温器、水泵、风扇等,及时加注冷却水。当水温超过100℃时,应在阴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并掀开发动机罩以利于散热。6、汽车自燃:夏天也是汽车自燃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车内莫放易燃易爆物品,勤检查保养油路电路,车辆切勿长期停在阳光下曝晒,长时间驾驶后让车歇一下降温。另外当温度升高时,机油粘度下降,抗氧化性变差,造成润滑不良,进而增加汽车的机械磨损。所以夏季应经常检查、清洗机油滤清器、散热器,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并尽量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作。

  四、针对高温天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积极应对持续高温以及高温容易造成的灾害性天气的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切实做好夏季交通事故预防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杜绝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暑期高温天气道路交通安全。

  (1)加强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加强危化品运输企业查堵工作,强化对危险品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组织执法人员对道路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落实情况,驾驶员、押运员的从业资格,危险品货物装卸操作规程,并向驾驶员发放高温酷暑下的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宣传册。

  (2)加强车辆安全例检和二级维护工作,督促各道路运输企业进一步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加强对车辆轮胎、制动装置、电路油路、车载罐体、防爆防静电装置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切实防范夏季高温引发的自燃事故和机务事故。强化维修企业和检测站的安全监管和工作督查,使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和检测真正落实到位。

  (3)加强司乘人员安全行车教育。开展以防高温、防疲劳、防爆胎等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严格落实长途客车配备双班驾驶员、旅游包车驾驶员连续驾车不得超过4小时等有关规定,杜绝疲劳驾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完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道路运输安全有序。

  (4)严格落实高温天气下防暑降温等安全生产措施,狠抓责任落实,严防高温中暑和高温作业引发的各类事故。要强化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积极开展高温天气安全隐患排查活动,针对高温天气驾驶员易疲劳、易中暑、易发生事故的特点,积极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要加强对道路客运、危险货运、客运站和公交等重点车辆和驾驶员监管,全面落实危险品查堵、安全告知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安全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安全例检工作,督促相关车辆配备灭火器、安全锤等设备。要抓好驾驶员的技能培训和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和暑期运输特点,防止油路电路故障,防止漏油、漏电等引起汽车自燃和高温爆胎事故发生。

  (5)加强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教育,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教育驾驶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行车规定,严禁麻痹大意、冒险行车。道路运输企业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高温天气下安全生产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进行防暑、中暑应急演练,增强从业人员应对火灾、自燃等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