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未来出行]张永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 2017年11月14日13:51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 张永伟

  大家下午好!一般百人会的会议是欧阳老师演讲,我来做主持,今天他有利好消息,所以我跟他置换一下,利用这个机会我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变化和我们今年的这个主题结合一下,谈一谈我对未来汽车企业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谈点想法。

  大家都知道,上午也谈到了,未来是出行主导的时代。过去谈汽车产业是生产主导的时代,更多关注的是供给侧、制造端,对于出行的变化,对于消费端对出行的要求,二者之间的联动性在过去产业体系当中是不完备的,存在很多的短路,现在看来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出行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上午冯飞省长讲到的2.0的时代,这个时候可能一个新的产生是用出行来定义汽车或者用出行的需求来定义汽车,这个时候就会引来太多的变化,过去制造端出发的生产和研发模式,会越来越让渡于现在我们讲的需求端出发的。

  出行端,不是过去讲的单一的客户,过去讲车卖给谁,谁来主导汽车的定位,现在看来因为出行改变了,出行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影响出行的因素是众多的,出行定制,从更深的层次来讲,就是影响需求的因素会进一步影响到我们汽车的产业,这些因素不仅仅包括我们的客户,也包括能源。能源和汽车之间的关系将来是什么样的,也决定了我们汽车的生产和汽车的功能定位。过去车依靠的是油和基于石油所建立起来的这套供应体系,将来转向电,那汽车就会和电的供应体系紧密的联系起来。反过来讲我们的电力有什么特性?电力的基础设施怎么构建?他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动汽车或者说汽车产业能走多远。

  左边的是信息。汽车将来电动化以后,再加上智能化,大家觉得可能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的传输就涉及到信息的通讯,数据的管理也涉及到信息的安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如何把信息的载体和汽车的结合也影响了我们未来汽车的定位。如果人们觉得汽车更多的是信息的需求,不仅仅是一个运输的载体,可能车的功能就更多的让位于信息的功能,车怎么来定义汽车,确实要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右边的就是人,到底我们未来会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在可预见的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我想私人购买汽车这种传统的出行方式,按照上午我们斯坦福大学的Tony Seba教授讲的,肯定会让位于基于非占有权改变的出行方式,所以不仅仅是人对车的功能的需求改变了,而是人们的出行习惯可能也改变了,这个出行习惯导致了出行对车的所有权结构的调整。所有权结构变了,由私人拥有转向公共共享、转向平台拥有,这对于我们车带来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大家想一想未来是一些运营平台公司在运营出行服务,而不是每个人根据个人的偏好去选购汽车,这就意味着品牌的作用可能会弱化,我们在传统的工业思维当中,一直秉承的汽车一定要走品牌化的道路,在这种出行的变革之下,品牌还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第二,就是我们的制造。比如大家再想一想,当汽车真的电动化了之后,我们昨天开始的这个博览会,大家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汽车,实际上你把车打开之后,确实是大同小异,改变的只是它的服装,内在的整个电力供应的结构,功能部件差别可能不是特别大。就是说决定一个电动汽车在生产端、在部件端那些要素和我们燃油车时代可能有很大的区别,电动让汽车生产变得简单,简单化了就适合采用我们过去所讲的这种外包的模式,汽车变得简单了,因此它不是一种复杂的生产制造系统,它是一个简单的集成化的这样一个生产过程,这样的工业最适合做外包。因此,品牌可能不重要了,拥有制造环节可能也不一定很重要。

  所以未来一个汽车厂、汽车公司是否必须拥有制造环节,和现在来讲我们觉得可能有很大的区别,汽车慢慢的会走向我们的IT这个产业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中间环节不一定是一个企业必须的构成部分,当然有的企业它可以专注于制造,那就是它在这个制造环节形成核心能力,它可以给A公司制造,也可以给B公司制造,这样所有权改变了,企业的结构、汽车公司的结构必然也会改变。所以未来的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子?它的功能可能会变,汽车公司内部的结构会变,人们对车的所有权结构也会改变,我想这就是新能源电动化之后所带来的这种天然的内生的变革,我想这是这两天,就是我们这次为什么举办这么一个会,大家隐隐约约感觉到天可能要变了,但是变成什么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尝试。我想再抱着传统汽车工业思维来定义汽车,进一步讲,来管理汽车,可能都不利于这个产业的创新和跨界的融合,汽车产品变了,我们对汽车的管理,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可能都要变。所以这是我想的第一点,就是未来这个属性,汽车到底会是什么,有几个图片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大家看制造也是这样,过去我们讲汽车是典型的流程化作业,大规模的生产线,就是轻型车,现在看来都可以分解了,汽车可拆解,所以整个部件、整个生产环节、中间环节和两端是完全可以脱离的,也许这种脱离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这就是第一个变化。这样变了之后产业的主导力量可能也会改变,谁会主导汽车的未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之后,这个行业的主导力量,可能过去我们讲的由工业化的主导慢慢的可能就转变为服务化主导,工业要为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业来提供定制,主导和引领的力量可能来自于我们讲的影响这个产业变革的那些外部性的因素。

  所以说到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汽车工业怎么办?我们在这个领域沉淀和积累了庞大的技术、资产和庞大的生产能力,当遇到这样一个主导性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的时候,我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把自己打开,就是把汽车产业链打开,让整个汽车产业更多的去接入对接影响这个产业的那些本来不属于我们这个领域的力量和技术,把产业链要打开,让汽车真正成为一个拉动多产业融合前进的这样一个领域。

  第二个,就需要把汽车企业自己打开,这个时候真正要把自己打开了。我们企业结构,过去可能更多的需要企业做自己最擅长的地方,然后抛弃我们自己再做也不会产生高附加值的这些领域,所以把汽车公司内部再打开,从目前大家可以看得到,我们这个产业存在一个非常主流的倾向性的趋势,就是大家喜欢内部一体化。过去做整车的慢慢的就具备了零部件的内部封闭的配套,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样一种垂直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也越来越明显,这和我们所倡导、判断的,要把汽车打开,更加开放这个路子可能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最担心的是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做零部件的耐不住寂寞,开始自己涉足整车领域、做独有的整车品牌。一个电池只供应自己的整车,反过来讲,我们现有的整车厂可能也受制于过去的配套不到位,慢慢的将自己的生产能力往下延伸,从整车、零部件到小部件一直到更上游的领域,这样汽车就变成一个企业,不是平台化、不是开放式或更加垂直一体化。这种路径是需要我们谨慎思考的,操作不好就会让本来能够一个生态的企业变得隔离于这个产业,甚至是和我们行业的转变出现不相符的变化。所以影响汽车变革的因素,已经从自身跳转到外部,这也决定了主导汽车的力量也会改变,所以这确实是需要我们研究汽车、投入汽车各个方面的产业和专家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我想还要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我们观察这种变化和趋势。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