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微信小程序在道路客运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中交出行 2017年1月19日8:58

  2017年1月9日凌晨,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了,出行君为小程序开发者和众多“小程序”迷们展现历尽一个多月精心收集和统计的微信小程序“第一榜单”。

  小程序基于微信这样一个超级社交app提供了一套标准的组件和规范,因此开发起来会更有效率,同时其社交特性注定了小程序的传播效率要高得多,二维码的存在也让小程序的入口不再局限于线上。这些特性引发的结果就是未来小程序的数量、覆盖的人群和场景必将大大超过互联网时代。

  小程序有哪些特点:

  2016年12月28日,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中全面解读小程序的入口、场景和机制。其中,张小龙透露:

  1、小程序的特性是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体现了一种更加灵活的形态;

  2、小程序可以和公众号互跳转,公众号是小程序的入口之一;

  3、小程序的启动来自于二维码扫描;

  4、小程序将极大地净化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没有广告和推送,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服务而不是维护粉丝;

  5、小程序可以被搜索,但微信会极力限制搜索能力,目前提供的搜索功能是用户可直接根据名称或品牌搜索小程序;

  6、小程序不能分享朋友圈,但可以分享到好友聊天和群里面。

  为了这款不很“微信”甚至不那么“腾讯”的新业态产品,不少技术团队甚至是资本方都在翘首以盼,观其动态。从亿欧发布的榜单,交通人会有很多有趣发现:

  从上面的排名榜中,交通类小程序占到了17个之多,不难推断,小程序的产品形态非常适合交通行业应用。

  在微信公开课2017Pro中,张小龙反复强调了,小程序,最大的入口,就是在各类线下的商业场景中,并且在小程序上线的演讲里以线下的汽车客运进行举例(部分节选:)

  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小程序用户更多是从哪里去启动它?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小程序的启动来自于扫二维码。前不久跟一个合作伙伴的公司在聊这个话题,他们希望能够知道小程序的发布时间,好做一些准备。他们提出一个场景我觉得特别的切合,他们说现在汽车票其实没有电子化,所有人去坐汽车的话必须要去汽车站现场去买一张票,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你要去排队买票,然后再去坐车,他们希望用小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每一个汽车站立一个二维码,所有到汽车站的人扫一下二维码就启动购票的小程序,然后直接通过小程序来买好票,这样售票窗口就不用存在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贴合小程序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会有很多很多,昨天跟我们小程序这一块的同事在聊,他们说有人做了一个小程序特别方便,是在公交站里面等公交站的时候,想要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这个时候只要扫一下公交站的二维码,启动公交站的小程序就可以看到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这也是特别典型的一个小程序的场景。

  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设想出一种场景,一个道路客运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程序,实现一种线上线下自然融合的场景?

  小明的家在惠州离深圳很近,基本每个周末都回家。某一天,他在经常乘坐的大巴的车身上扫描了一个“中交汽车票”的小程序,一个用于出行预约服务的小程序。小明打开小程序后,小程序让他选择上下车点,上车时间,然后自动匹配最优的车票给小明。

  小程序让小明输入是否有行李,需要下车提醒,小明输入行李数量,并确定。

  小明付款后,点击立即上车,司机或者验票员手机上的小程序立刻收到小明的订单,并自动完成验票服务。

  小明觉得非常方便,于是在车上就通过小程序,预定价格最优的回程票。后台车企管理者的小程序马上收到了一个订单信息,并提示管理者,回程车辆放票数量已经低于警戒位,管理者跟进订票情况,通过小程序调整了班车车票库存。

  小程序提示因为行李较多,询问小明是否需要接送服务,享受联运折扣。小明同意接送,小程序让小明输入目的地,然后将下车点和目的地发送给车企合作的网约车平台,并将小明的行李数量提示网约车司机。

  小明下车后,拿好行李,网约车司机已经在站台等候小明了。由于小明选择的是拼车服务,于是跟其余的几名路线相近的乘客一同上车。

  完成服务后,小程序让小明对本次服务和网约车服务进行评价。

  小明觉得“中交汽车票”小程序非常不错,于是把服务体验分享给了好友。

  这是小程序应用下的,一种线上和线上深入融合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用户经历了多个入口:

  扫码入口: 小明看到了线下二维码,驱动他去预定服务。

  提醒消息入口:小明收到提醒消息,提醒他行李服务。

  消息信息流入口:小明分享小程序给好友。

  评价消息入口:完成服务后,由消息驱动小明评价司机服务质量、分享。

  这样一个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的小程序,基于微信标准的技术DEMO和设计规范,为传统客运企业触网提供了一个较轻的思路,值得更多尝试与想象。

(责任编辑:魏美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