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潮汐式”车道、鱼骨状线网配套探索精细化长效管理 让公交车在专用道上跑得更快
来源:中国上海 2016年7月12日9:42

  如何让公交车快起来,增加公交车吸引力?已经成为上海公共交通治理的重点之一。近日,沪太路优化调整后的“鱼骨状”公交线网正式运行了。这也标志着本市《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颁布后首批公交线路调整“尘埃落定”。

  这仅仅是围绕公交车专用道所做改造的开始。今年,上海市交通委在增设、改造公交专用道上花力气下功夫,计划在原有的300公里基础上再建设25公里公交专用道。同时尝试“潮汐式”公交专用道、鱼骨状公交线网配套等新方式,着力探索解决交通拥堵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要大力推进公交优先道建设,力争形成500公里规模。“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建设200公里公交专用道,达到500公里的规模。

  优化线网让公交跑得更快

  交通专家指出,目前上海公交车的线网不尽合理,主干线上重复线路过多,车辆准点率低,车次间隔时间长,造成公交车的吸引力不高,不少人不愿意选择公交出行。公交线网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沪太路—沪太公路设置的公交专用道从中山北路—月罗公路,全长20.11公里,是上海目前距离最长的公交专用道之一。在沪太路上拥有13条运营线路的巴士集团通过优化线网布局、合理调配运能等一系列“组合拳”,让公交车在专用道上跑得更快。

  调整方案对现有沪太路上的58路、963路及宝山31路等7条主要运营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注重每个区域的协调,与轨道交通、公交骨干线的衔接,从而形成“鱼骨状”公交线网结构。其中963路将作为沪太路、沪太公路公交专用道段主线,高峰间隔将小于5分钟;58路作为公交专用道段主要辅线,宝山31路作为非公交专用道段主线,最终实现公交线路区域成网、公交站点覆盖300米、轨道换乘50米有公交车接驳的布局。

  探索实施“潮汐式”专用道

  如何既保障公交车的通行速度,又减少对社会车辆的影响?上海正在探索“潮汐式”公交专用道,高效利用公交专用道。

  四平路北起邯郸路,南至吴淞路,全长5.9公里。目前,四平路(天水路—邯郸路)目前还没有设置公交专用道。交通专家细致对比各种方案,决定建设“潮汐式”公交专用道。

  市路政局介绍,这是在条件受限路段,争取公交路权的一种途径,既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益,又将对社会车辆的影响降到最低。“潮汐式”公交专用道主要设置于潮汐现象较为明显的放射线通道上。结合可变车道,早高峰设置入城方向的公交专用道,晚高峰设置出城方向的公交专用道。

  交通专家表示,将四平路公交专用道从天水路以北延伸到五角场地区,是对既有四平路公交专用道的完善和补充,能提高内外环间及射线方向客运走廊的公交专用道覆盖率,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更重要的是,潮汐式公交专用道的尝试,将有利于上海在有限道路资源下实现“公交优先”战略。

  “小改小革”提高通行速度

  一些配合公交专用道的“小手术”改造,也在有序实施当中。

  今年1月开始,沪太路—沪太公路(中山北路—月罗公路)增设了公交专用道。为完善其功能,路政部门已对与沪太路交界的朗枫路、纬地路、锦秋路、上大路、环镇北路、新沪路等道口进行渠化改造。

  路口渠化改造是通过规范车辆和行人通过路口的运行轨迹,减少交通冲突点,使“交通流”能够像渠内的水流一样,顺着一定方向和路线、互不干扰地运行。路政部门介绍,主要是通过拆除部分机非隔离带或中央隔离带,并对既有路口断面车道宽度进行压缩,增加进口车道数量,从而提升路口的通行能力。

  还有一些公交车专用道标志标线的改造,看似“小改小革”,但却能将公交车道“串联”成网,有效提高公交车通行速度。比如说,预计年底完工的宝安公路—宝杨路公交专用道建设,就是根据现有路况因地制宜,并尽量在现状道路断面内布置公交专用道。长约5.7公里的沪太路—蕰川路段,将现有双向6车道全部恢复为机动车道,新辟3.5米非机动车道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并通过交通标志标线改造将道路外侧2条社会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并同时对沿线公交站进行改建。

  交通专家认为,设置横向的宝安公路—宝杨路公交专用道能够有效弥补轨交换乘的不便,将1号线、3号线、7号线串联起来,提高公交、轨交的换乘效率。根据规划,宝山区将在此建设中运量公交,这一公交专用道改造不但能连接轨道交通,也将为中运量公交发展培育客流。

 

(责任编辑:温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