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120路公交线也加入“零时公交”行列,济南此类公交线路将增至13条。
2014年6月,济南首推“零时公交”线路,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从近两年运行情况看,开通后上座率并不高,有些线路晚上10点过后就变成了“代驾专场”,其空置率不言而喻。从现实中看,“零时公交”不能光看经济账本,应放远目光追求社会效益,但是,以当前的情况看,“零时公交”如何点亮夜经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很多商圈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好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关门较早,存在“不过夜”的商业生态,这就会从一定程度上掣肘夜生活。因此,我们不如整合商业圈资源,打造夜生活消费聚集地,能够叫得响、站得住且彰显泉城特色的夜经济集聚区、夜间消费旗舰店等,就像上海之新天地,苏州之月光码头。
另一方面,“零时公交”的相关配套服务需要不断升级与完善。“零时公交”不仅要让本地市民心知肚明,更要让外地人方便查询,让人们从知道到熟悉,从而提高上座率。笔者建议,“零时公交”可按全年和分季节运行划分,打造大观园、全福立交桥、燕山立交桥等换乘枢纽,并着重标注。希望“零时公交”不再“寂寞”,从源头减少空置率,从而点亮城市的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