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30辆纯电动“微公交”清华大学上岗
来源:北京日报 2016年6月22日8:55

  6月21日,清华大学启用国内首个校园电动车微循环交通系统,30辆纯电动“微公交”将为校内师生服务,系统可实现定制出行路线、推送上车时间等功能。这些车还引入了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当遇到急刹车、路测来车或盲区有行人经过时,会向司机报警。

  清华大学校内面积广阔,占地约450公顷,目前全日制学生有4万多人,教职工约1.4万人,再加上离退休职工、家属以及来访人员,每天总人流量超过6万人次,每天进出校园的私家车约为3万辆,另外还有数万辆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校内交通情况复杂,暗藏安全隐患。

  为了给师生出行提供便利,从1999年开始,清华校车开始在校内运行,目前大约有五六辆车,仅一条路线,服务范围有限。在新的交通系统中,清华大学共投入30辆纯电动中巴车,设计出3条固定路线,并安排了40多个车辆停靠站点,涵盖各个校门、主要建筑物和众多知名景点。每辆车都从西门出发,大约每10分钟一班,从早上7时20分运行至下午6时,校内师生免费乘坐。

  系统引入了“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这是我国“863计划”的创新成果。这项技术相当于为驾驶员增加了“小助手”, 方向盘左前方的智能显示屏,会根据道路安全情况发出预警信息。每辆车上都安装有4个摄像头,清华还将在8个主要预警点安装微波雷达,以监控路况信息。

  昨天上午,多辆紫色电动车整齐排开,停放在清华主楼前。记者乘坐其中一辆,感受了“智能交通”的神奇之处。这辆车自东往西行驶,在新清华学堂附近的路口,一辆私家车由南边驶来,显示屏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同时屏幕上出现小车的形状;在二校门附近,一位穿着黑色短袖、背着双肩包的男生出现在车辆右方,距离较近,报警声又响了,屏幕上出现一个小人图形,提醒司机避让行人。

  系统的智能之处还在于,后台的调度系统可实时追踪电动车的运行轨迹,乘客也可通过软件查看车辆位置,并免费定制出行信息。乘客只需在手机上输入起点、终点以及出行时间,软件会自动推荐合适的上车站点,在车辆快到站点时,会向乘客发送提示信息。

  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张毅透露,清华校园内学术会议和大型活动密集,这类“批量用户”也可集体定制路线。比如在主楼开会,要去二校门或者图书馆参观,提前通过系统提交订单后,可安排两地之间的直达车辆。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继红表示,这是我国第一个将电动车用于大学校园并建成微循环交通系统的研究示范项目,也是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希望能为本市其他大学或园区推广电动车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责任编辑:温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