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重庆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出炉,看看去年增加了多少车、哪些桥较拥堵、轨道交通情况如何……
主城居民出行近半坐公交3成自己开车
去年重庆增加了多少私家车?主要轨道线路高峰究竟有多挤?主城区哪些桥比较拥堵?……昨日,由市规划局牵头、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承担编制的2015年度《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出炉,这份“大数据”可以给你答案。
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高志刚介绍,虽然2015年建设了很多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桥梁、隧道等,缓解了局部区域的拥堵状况。但是,由于机动车拥有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主城区交通压力继续加大。同时轨道交通客流快速提升,部分区段拥挤突出。
居民出行
每千人拥有小汽车132辆
千人小汽车拥有量为132辆,高于香港、上海等地。
居民选轨道出行占12.4%
轨道线网年日均客运量达到173.3万乘次,增长27%;地面公交年日均客运量526万乘次,同比减少11万人次。
交通运行
周一早高峰
周五晚高峰最堵
平均车速:主城干路网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23.6km/h,同比降低0.7km/h。
拥堵时间:周一早高峰、周五晚高峰拥堵最严重。
主要堵点:拓展区交通运行基本畅通,但新牌坊—冉家坝,高新园(幸福广场周边)及汽博—奥特莱斯三个区域拥堵较为严重,进出回兴、两路、鱼洞、李家沱老城区的主要道路也经常处于拥堵状态。
轨道交通高峰期每平方米站5个人
两路口站、红旗河沟站、牛角沱站日换乘量超过8万,换乘压力大。
一号线歇台子—两路口,二号线谢家湾—大坪,三号线南坪—红旗河沟断面高峰客流拥挤,断面日均客流超过15万人次,高峰平均立席密度超过5人/平方米。也就是说,在出行的高峰期,平均每平方米要站5个人。
轨道交通线网日均换乘量47.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桥上交通主城最堵的是黄花园大桥
黄花园大桥:往渝中方向全日拥堵7小时以上,往江北方向拥堵4小时以上。
嘉华大桥:往渝中方向拥堵5小时以上;
渝澳大桥:拥堵4小时;
长江大桥:往渝中方向拥堵3小时;
千厮门大桥:往渝中方向拥堵2小时以上。
交通建设
道路主城区新增城市道路324公里,总里程4373公里。
公交主城区运营公交车8754辆,新开54条、撤销6条、调整7条;公交线网总长2543.36公里,增长3.42%。
轨道主城区已运营轨道交通线路4条,即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六号线,总里程202.3公里。目前在建的约150公里,即轨道交通环线、三号线北延伸段(碧津—举人坝段)、四号线一期(民安大道—唐家沱段)、五号线一期(园博中心—跳磴段)、十号线一期(建新东路—王家庄段)。
立交新建成通车立交9座,总数达204座。
桥梁新建成2座跨江道路桥梁,达27座(双碑嘉陵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
新开工桥梁2座,曾家岩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
续建桥梁3座,寸滩长江大桥、红岩村嘉陵江大桥、高家花园复线桥。
隧道新建成双碑隧道,穿山道路隧道达到14座;
新开工隧道1座,龙洲湾隧道;
续建隧道3座,华岩隧道、歇马隧道及中梁山复线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