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江苏]宜兴市大力创新和实施“科技养护公路常态化管理模式”见实效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江苏省宜兴市交通运输局 宋立群 2016年4月14日13:55

  江苏省宜兴市注重因地制宜,致力科技创新、有所作为,着力提升公路管养水准,大力创新和实施“科技养护公路常态化管理模式”见实效。

  据悉,近年来,该市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的道路养护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改善公路面貌,提升路况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作为该市交通运输部门的宜兴市公路管理处,已拥有各类先进的养护机具、公路保洁设备等110多台(套)。一批先进养护方式及工艺也得到大力推广。去年起,该市引进并推广的桥梁伸缩缝快速修补技术,不仅5小时后即可通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还能有效提高桥梁使用寿命;在去年的国省道中修中,该市还推广采用“就地冷再生”新技术,不必清除老路面,而是在原路面上摊铺一定量的水泥后,通过再生机将原路面的沥青层和基层铣刨、破碎,掺料后再碾压摊铺在路面上,既节约施工成本,又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该市创新和实施的“科技养护公路常态化管理模式” ,已经在日臻完善中落地生根,凸显科技效应。例如,该市公路管理处新购置的一台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和三台保洁车辆已经投用。其中,有着“公路医生”美誉的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为宜兴市首次引进。其能快速修复破损沥青路面,约30分钟后就能正常通行。就公路养护的科技创新层面而言, 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公路行业有名的“公路医生”。应该说,传统道路养护工艺不仅耗费较大人力、物力,而且还会产生大量沥青废料,带来粉尘、噪音污染。如果沥青路面破损面积偏小,且破损点分散,使用传统工艺维护比较麻烦。“公路医生”可通过在道路病害处加热、翻松,再喷洒乳化沥青并拌匀、铺平、压实,30分钟后,修补的沥青路面即可恢复正常通行。该车只需要4至5名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对常见路面病害的修复,比传统工艺少了近一半人力。在修补质量保障方面,“公路医生”好比一座移动的小型沥青加工厂,短时间内即可提供优质沥青,既保证了道路养护施工及时供料,也解决了冬季天冷时因缺少热料难以施工的问题。此外,新购置的三台保洁车辆分别具有喷雾降尘、洗扫冲刷路面等功能,在道路保洁过程中可以避免扬尘,减少二次污染,主要用于104国道和阳灵隧道等地养护作业。“科技养护公路常态化管理模式”的大力推广和使用,为该市打造“舒安畅美”的国、省干线新景观,提供了科技保障。

(责任编辑:张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