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起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2017年春运比2016年提前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为打好春运攻坚战,实现开门红,12月30日,萍乡长运召开2017年春运工作部署会,认真部署,精心组织,厉兵秣马,积极备战。
据悉,该司根据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省运管局关于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以客为主、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坚持“出行便捷、温馨如家”的服务理念,倡导“团结求实,奉献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做好春运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制订了一系列春运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春运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安全技术、生产业务、服务质量、后勤保障、驻点督导五个职能小组,上下形成合力。二是制定方案,明确春运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上下联动,做好协调督查工作,发挥公司协同效应。三是科学预防,强化安全管理,控制安全隐患源头,加强监督春运车辆维修和技术保障工作,确保参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同时,严把驾驶员资质关,对不符合安全审验规定的不得办理春运驾驶员上岗证。四是规范流程,完善应急措施,形成有效的应急工作联动机制,预防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五是精心安排,严密筹划,做好运力组织保障。六是严格把关,加强机务技术管理,提升保障能力。七是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八是加强调查,及时掌握春运动态,创新营销手段。九是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十是合理布局,加强后勤保障,发挥GPS监控效用,坚持24小时值班制,规范数量统计,做好安全数据分析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短信、微信平台作用,及时发送安全提示信息,教育广大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事故发生,营造春运安全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便捷春运、温馨春运、平安春运、诚信春运。
据了解,2017年春运总体趋势一是节前以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为主,大部分大专院校以及中小学校在进入春运后的几天内放假和务工人员返乡,节前客流较为集中,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铁、动车不断扩容增班,加上互联网等购票方式更加便捷,以及铁路春运临时班线的不断增加,许多长途旅客都提前预订了往返车票,预计高铁动车沿线的公路客流比往年减少。二是受政策及大环境影响,不少用工量大的家庭作坊式企业纷纷关停或移至当地办厂,民工流不会出现大的增长。三是探亲流贯穿春运全过程以及高速公路节日免费的政策和私家车的快速增长,网上拼车也较为普遍,预计长途班线客流会继续下降,短线以装载中转旅客和农村进城购物旅客为主,总量基本持平。四是因为节前学生放假较早,大部分学生在节后2月10日左右返校,节后客流流向以民工返回单位务工、学生返校、探亲返回出行为主。
节后1月27日至2月1日(初一至初五)客源较为平稳,因此加班高峰预计出现在2月2日至6日,省外加班主要为广东方向、浙江方向、福建方向以及湖南方向,省内主要为吉安、赣州、宜春、新余、莲花方向。2月7日以后长途班线客源回落,中短途班线客源可延续至2月12日前后。
据预测,按照客流类型不同,具体的流量、流向、流时特点,旅客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一是节前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团体包车和学生放假返乡过年的旅客比较集中,对返程运力需求较大,加强与相关合作运输企业的联系,同时扩展新的市场,做好节前倒加班,提高公营车辆节前利用率。二是节前大中专院校学生客流,主要需求表现为能就近购票,方便乘车,采取组织上门售票、增设售票站点、提供团体包车、团体订票、接客到站等相关服务。三是节后客流主要以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因有些乡镇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通,购票乘车不方便。发挥联网售票优势,组织团体包车、团体订票、接客到站等相关服务,做好客运班次信息的宣传工作。四是节后该司各客运站场客流高峰阶段,重点抓好服务质量,优化各服务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客运站场服务,做好应急预案的准备并适时起动应急预案做好旅客分流。五是该司公营车辆节前要以倒加班运输为主,节后要根据各站场旅客出行的需求安排好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