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沂水县许家湖镇路段,20余名穿着反光背心的养护员工正在架设警示桩、公路标志牌。这是该县把农村公路纳入公司化养护管理的一个镜头,专业化、集约化、高效能的养护管理公司将取代一人一扫帚的传统公路养护模式。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管养形成机制,沂水县政府出台了《沂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该办法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权利与义务作了具体划分,详细到个人。一是与后期管理养护相结合。建立“三分两纳入”农村公路建、管、养机制,“三分”即分级管理、分片督导、分离管养;“两纳入”即纳入县财政预算、纳入绩效考核。二是与绿化美化提升相结合。注意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把公路建设与周边环境改善、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确保沿路绿化达到85%以上。三是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在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条硬化街道的基础上,重点向社区倾斜,保证社区道路全部硬化。四是与园区景区规划相结合。结合园区、景区建设,集中建设一批旅游示范村、示范路,打造全域旅游新景点。五是与城乡公交一体化相结合。科学规划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在部分新建、改建农村公路沿线设置规范统一、设施完善、方便实用的停车港湾、候车厅和各类标识标志。
为确保农村公路高质量养护,沂水县把农村公路作为全县头号民生工程,纳入全县绩考、联合督查考核体系,县绩考办全程参与调度。各乡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均根据本乡镇实际,制定了细致可行的专项工作方案。县交通运输局具体运作,实行副科级以上领导、中层干部、交管所长、工程技术人员四级帮扶体系,做到施工现场有人指导、每周召开一次会议进行调度、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总结点评。
沂水县交通运输局路政科加大了路政案件的查处、路损赔偿和日常路政巡查力度,依法保护了路产路权。各乡镇交通运输所对保洁中心的日常养护进行督导、监督和考评,确保公路养护质量和养护工作的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