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临近,通常情况下,汽车站的客流量都会激增,然而前日,记者在温岭新客运中心看到,这里却“门庭冷落”,旅客稀稀拉拉,完全没有一丝繁忙的景象。事实上,这座建成于2年前,总投资3.5亿元的温岭新客运中心,正陷入困境,平时仅靠银行贷款才勉强维持。那么,这座全国最大的县级汽车客运站为何仅运营两年就举步维艰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客运中心自启用以来就每况愈下
走进客运站,宽敞的空间,先进的设备,舒适的环境,与眼下的生意萧条很难对称。
这座全国县市级最大的客运站,拥有1000多座位的候车大厅,具备智能小件寄存、自动售票、智能报班调度、智能检票、智能安全门例检、自动语音播报、站内安保监控等全新的设备。然而短短两年时间,不仅繁忙的场面不多见,并且这座宽敞、先进,头顶光环的客运站运营居然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据了解,这种惨淡的行情自车站启用以来就一直如此,而且是每况愈下。
记者在客运中心转了一圈,开着的3个售票窗口零星会有来买票的乘客。两个候车大厅一个已经关闭,开放的那个零零散散地坐着几十位乘客,主要以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正在候车的张女士说自己从金华来温岭出差,由于没有直达的动车回金华,只能选择坐汽车。
当日中午,36岁的温岭出租车司机元师傅坐在车里,百无聊赖。送一位乘客到客运中心后,他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回市区的客人都没有。对于这种情况,元师傅也没有太多惊讶:“现在基本上都坐动车了,动车现在很方便。 ”
火车客运分流是客观因素
新客运中心营运单位是温岭畅达运输公司,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客运站2014年1月5日正式启用,总用地约142亩,总投资达3.5亿元。车站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设计日旅客发送量为1.5万人次。而温岭火车站在2009年就已经开通,虽然当时的线路不多,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发往全国各地的动车和高铁必定越来越多。不过,考虑到温岭120多万常住人口以及经济发展带动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多,新客运中心还是如期上马。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没有想到火车发展得这么快。而真正给予公路运输致命一击的,是2013年7月1日宁杭甬高铁的开通。据介绍,温岭老车站的设计是5000—8000人,旺季时客流可以达到每天一两万人,排队需要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如果没有高铁,新车站设计的1.5万日均人流量,仍然是较大的负担。
谋划转型却困难重重
根据畅达公司的数据,元旦后新客运中心的客流量上升明显,日运送客流近千人,不过平时每天只有几百人。据悉,这点客流量对客运中心来说连成本都不够,公司已经无力维持,现在只是靠银行贷款才能勉强存活。以前,开往杭州的快车一个月能达到9万余元的纯利润,现在20多台车减少到3台,仍然入不敷出。就连公司员工自己去杭州也会乘坐高铁,不坐自己的班车。
相比于高铁的快速、舒适、准点,长途汽车在竞争中完全处于下风。以温岭去杭州为例,高铁只需2个小时左右,汽车要4个小时。汽车一天6班,高铁31班。票价两者差不多,舒适度上高铁完胜汽车。
迫于生存压力,畅达公司多次谋划过转型,出租闲置办公区、推行旅游包车、培训客车司机、开展汽车修理等相关业务,结果都不如人意。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公路客运市场经营主体仍然小而分散,缺乏竞争力,几乎一个县就有一个运输公司,未来整合区域客运市场是大势所趋。从市场角度看,必须倒逼政府进行改革,不可能再按过去的模式继续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