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快递企业:“一带一路”下的喜与忧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15年4月29日14:45

  电商的一举一动总会牵动下游快递企业的神经。

  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明确提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这验证了《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前,外界对“一带一路”将对跨境电商发展带来重大利好的揣测。

  从2014年开始,阿里、京东、1号店、亚马逊等电商企业纷纷布局跨境电商业务。国内快递企业也积极布局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国内一家大型快递企业负责跨境业务的副总裁刘良(化名),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的下一个蓝海就是跨境电商”观点在业界已经达成共识。

  “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放大了跨境电商市场空间,也有益于逐步破解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政策等瓶颈问题。业界人士田学军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快递企业来说,这其中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现实骨感

  “‘一带一路’对促进快递市场繁荣发展,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不过,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肯定“一带一路”对快递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提醒快递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徐勇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政策红利有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徐勇解释说,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一带一路”的宽度有多大还不能确定;再则,“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累积的过程。

  徐勇的担心不无道理。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从电商到快递物流行业,都将跨境电商视为新的发展机遇,而强劲的增长势头似乎也在回应着各界的关注与期待。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助推下,让人们对跨境电商市场和内陆地区快递市场的信心进一步增加。然而,至少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需求没得到完全释放。

  “‘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随着贸易性质和主体的调整,快递会随之而蓬勃发展,但是需求的释求还需要一个过程。”中通速递华北区总经理特别助理司立垚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徐勇预计,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年。

  以下一组数据则印证了上述人士的观点。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申通的国际件最高峰日均超过4万单。换算成全年的订单规模为1460万单。而2014年申通日均订单量达到800万单。也就是说,申通全年的国际包裹量不到申通国内日订单量的两倍。

  布局有道

  “快递企业都意识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巨大的物流需求潜力,但是业务量并没有预期中的那么乐观。”田学军分析称,传统的像西欧、美国等传统国际市场,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支持。但是俄罗斯等国家消费能力与前者有一定差距。

  如果说田学军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国际需求的“低迷”,而刘良则是站在快递企业的立场。他告诉记者,“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整合。快递是服务产业。其本质是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满足需求的服务。他们会根据国家的布局,加强在基础建设,IT建设、储运能力,包括人员,以及配套技能的投入,逐步地推进。但是目前来讲,还是处于蓄势之中,还没有完全展开。

  司立垚与刘良的观点有些类似。司立垚指出,快递企业围绕“一带一路”有很多实质性的举措,但是还不能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而且企业是否具有这种布局的能力,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战略。布局“一带一路”要与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实力吻合。

  的确,作为企业来讲,盈利是主要目的的。“一带一路”规划刚刚发布,市场还处于摸索期。而且这两年跨境电商炒得很火,但是业务量在快递企业业务占比还是很微小的。

  “‘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一步是先烈’。任何企业都想领先半步,而领先一步,消费者的教育、市场培育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刘良坦言,作为配套物流的他们可能会前进半步做一些预案,但是前进一步甚至前进两步的时机未到。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来配置我们的资源。

  多重阻碍

  尽管“一带一路”对国内快递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但是在现实操作中的困难仍然不少,这进一步制约了快递掘金“一带一路”。

  政策拦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变动,是影响企业经营跨境快递业务的不可忽视的不确定因素。

  当下,快递企业开展跨境快递业务,目前各国之间没有针对性较强的协议和法律规定来约束,只是双边的合作议意向或者是一些对等组织的约定,约束力不强。这极大影响了快递业务的开展。

  田学军指出,跨境电商通过邮政包裹寄递,如何定义包裹,体积、重量、货值的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有的很模糊,没有明确的标准,存在一些人为的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的跨境电商产品,在美国、西欧、澳大利亚的操作是比较规范的,有一定的保障性。但是到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则存在一定风险,会出现扣留、罚款、征收额外的关税的情况。

  信息系统对接不畅也是影响跨境快递业务另一个“拦路虎”。田学军告诉记者,为何美国跨境电商市场非常繁荣,发达的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俄罗斯和中亚的一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田学军强调,标准化和信息化是最为核心的两个方面。这极大影响快递作业流程的可视化,而且导致制约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缺乏依据,比如说在提高通关效率方面。

  政策环境给快递企业布局“一带一路”带来的负能量不仅出现在海外市场。刘良向记者抱怨说,快递行业当中,除了EMS拥有万国邮联的权限,其它的快递企业无法享受这方面权限的。他希望,国家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能够一视同仁,能够在同一平台公平竞争。这也是快递行业更好地满足市场的诉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消费者的基础。

  企业“气短”

  对于政策和标准给快递企业向对扩张带来的不便,《愿景与行动》提出了解决思路。“政策沟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合作重点,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框架。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认为,随着“一带一路”逐步推进,相关政策框架的出台,对快递企业布局国际物流市场,会有一些利好的影响。

  而在刘良看来,在当地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合法开展业务,是做企业的前提。刘良认为,要更好地开展跨境快递业务,还需要从自身找原因。一方面,国内快递行业对于跨境业务的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技术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刘良举例说,国内不同地方的海关部门,对于同一类商品的界定是有差别的。然而,快递公司缺乏全国不同的海关的所有条例都要熟悉掌握、理解,并运用在日常生产中的专业人才。短时间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同时精通国际贸易法律的专业人才,对快递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指从东部地区经过中西部地区到俄罗斯、中亚直至北欧地区。这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物流以及三四线城市的快递业务的发展。“‘一带一路’的干线运输,更多的是通过陆路和水(海)路。陆运和海运不可避免地以大宗商品运输为主。而小件商品(比如说3公斤以内)一定是要空运为主。这涉及到快递公司的资源配置问题。然而,快递公司资源配置的重心在东线。内陆地带,快递公司的人员配置、资本配置、设备配置、技术配置也是严重不足的。”

(责任编辑: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