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oad Transport Academy
“公交都市”该咋走专题询问定方向
来源:检察日报 2015年11月30日9:9

  10月29日下午,沈阳宾馆近百人的会议室里热闹非凡,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该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在此举行。这是一场决定沈阳“公交都市”发展走向的“考试”。

  “考试”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考官”是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考生”则是沈阳市领导佟晶石,沈阳市发改委、公安局、财政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建委、安监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在两个小时的询问过程中,11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就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询问发言,围绕公交线路及场站规划布局、“智能公交”等方面提出了20个问题。沈阳市交通局局长李宏德等部门领导认真记录,并开诚布公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公交线路,布局合理是基础

  沈阳市人大环资城乡委副主任委员刘阁臣首先提出问题:“今后我市在公交线路规划设计时如何科学合理地增加公交线路、缩短发车间隔,真正让居民乘车易,而不是出行难?”

  沈阳市交通局局长李宏德解答道:按照“一环减负、二环优化、三环足望、四环放射”的原则,沈阳市的公交线路已由“公交都市”创建之初的206条增加到了228条,一年新增了公交线路22条,调整公交线路45条,增加公交通达里程将近400公里,满足了将近40万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他说,沈阳公交将在明年开设大站快线、普线公交和定制公交。另外,对沈阳市新建社区达到2万以上人口、入住率超过50%,将无条件通达公交。还将新开公交线路20条,调整公交线路10条。具体指向:浑南区、沈北新区和铁西张士开发区,特别是围绕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公交线路会继续延伸、挺进。还将新增100辆新能源车,在41条干线公交线路上加密车隔。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和强化行业的自身管理,保障公交车准点到站。

  基础设施,场站建设是保障

  沈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铁的问题是:现在有30%以上的公交车还“无家可归”“露宿街头”,并且一大部分场站是临时租借的。下一步如何保障场站建设用地的需求,解决公交场站数量不足的问题?

  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解答道:将通过编制《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明确城市公交用地在编制城市空地详细规划中的范围和规模,优先安排供应城市公交、尤其停车场用地,严把项目审批关,将公交项目用地形成项目库纳入城建计划等措施,保障公交场站建设问题。预计到2017年公交入场率将达到85%,届时公交车将达到6200辆,到2020年公交入场率将达到百分之百,届时公交车辆将达到8500辆,大型停车场将达到151处,公交车的停放、换乘、维修和保养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沈阳市建委负责人随后介绍,该部门将对具备土地资金要素条件的场站建设项目分年度列入城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积极加大公交场站建设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力度。

  公交优先,路权优先是关键

  沈阳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宫文义提问:“目前,我市公交专用道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量少,里程短;二是监管不到位。市政府下一步是否准备增设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优先信号?如何采取措施保障公交专用道的有效使用?”

  沈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沈阳市共设置公交专用道197公里,在166个路口设置了公交专用车道,在123个路口设置了优先通行路口。明后两年,将在符合条件的18条主线路上,增设183.3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届时,沈阳的公交专用道将达到381.3公里,基本符合要求。在监管方面,将通过制定标准、电子警察抓拍及警力防控等措施,将全市公交车道建设好、管理好,保障公交车快速出行。

  智能公交,方便出行是归宿

  沈阳市人大代表宋宝全关心的是,在加快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沈阳市如何推广和使用“我的沈阳·乘车易”软件,何时能安装使用电子站牌。

  沈阳市交通局局长李宏德答复道:“我的沈阳·乘车易”8月26日上线,现已通过沈阳电视台、沈阳广播电台、《沈阳日报》等传统媒介对该项目进行专题报道,形成广而告之的舆论氛围。还将通过其他媒介,比如与联通公司达成协议,通过联通的系统平台向联通用户推介该项目,在公交车、出租车张贴带有二维码的“我的沈阳·乘车易”宣传信息广告等,推广该软件的使用。

  他介绍说,目前沈阳电子站牌的项目设计已经完成,正处于调试阶段。明年将在公交专用道上的部分站点进行试点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此外,沈阳市将建设公交行业数据库与综合分析系统、调度管理对讲系统,实现对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的智能化、科学化管理。还将试点推出公交车内WiFi、重点站位WiFi以及公交电子站牌信息服务系统,方便市民随时随地查询公交出行信息,力争为市民出行提供最大便利。

  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问”到了社会普遍关注而又亟须解决的问题,“问”到了群众关切点和公交建设的关键处,体现了为民代言;政府部门负责人“答”得实事求是,不遮掩矛盾,客观深入地讲透办结目标、办结措施,讲清了下一步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各方表示,在沈阳驶向“公交都市”的过程中,专题询问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魏美茹)